首页 > 为什么孙子不愿回老家_带孙子感言辛苦又快乐

为什么孙子不愿回老家_带孙子感言辛苦又快乐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从女儿怀孕后开始,我和老伴就一起到上海照顾女儿。今年四月二号外孙女满过十岁,我今年二月满过七十五岁,屈指算来,在上海整整住了十一年。人上了年纪乡愁更浓,十分惦念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有人会问:上海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在上海养老呢?其实,我们是独生子女父母,就一个女儿,女儿孝心也好,要求我们在上海养老。我们为什么不同意呢?听我慢慢道来:

一,女儿是市里一个部门的公务员,自身条件还过得去。有车有房,衣食无忧,外孙女成绩一直优秀,还有一年小学就进初中。我们原计划就是把孩子送进初中到点。我们当老的尽力了,没有什么牵挂了,自感欣慰,放得下心了。外孙女进入初中后,我们就回家乡重庆自己开始恢复自己的独立生活。

二,我们“船到码头车到站”后,余生也不多了,应该珍惜光阴,好好享受人生。我两口子是工薪阶层退休的,有自己的退休金,不会跟子女增添经济负担。以前该付出的都付出了,余下的应该是自己的了,该尽量享受一下。趁体力可支,出去走走看看,周游祖国大好河山和城市美景。再有,宽心和自由是养生最重要的“滋补品”,这些东西都是在自主中才能实现。所以,独立自主养老才是上策。

三,现实地说,如果我们在上海养老就不能满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理需要。因为一家五口三代人隔着两条代沟,三代人各有各的作息时间;各有各的生活追求;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各有各的品味差异。如此等等,难免不互相打扰。这样自由就得不到完全保障,失去了自由空间,人老了就会出现心病,有心病就会影响健康心情。这是不能长期和小辈们一起居住的基本道理。我跟女儿开诚布公地谈过自己的养老计划,很简单的一个计划:只要我脑筋还管用,就会独立自主生活。也就是说,自己动得就自己做主,动不得了再听从子女安排。孝心曾可贵,自由价更高。哈哈,这就是我务实求真的感想。

现在带孙子说内心话,实属无奈!儿女们要工作赚钱,老人们心上过不去,只好帮一帮,也不需要想那么多,期望日后有啥回报,惦记着你们就是福报,老了是倒计时生活,年轻人要赶着时间做事,我们不给他们添麻烦就行了。

我到北京今年12年啦,小外孙今年也11岁了,马上就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我就一直在想,等他上了初中,我也70岁了,可以回老家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人老了必须是落叶归根,心里一直盼望着要回老家去。但我有一个问题一直很纠结着我,请大家帮我出一出主意,我们都是50年代的人,都是独生子女,我的女儿是一个乳腺癌患者,手术现在已经5年了,如果我回老家了,就会担心女儿的身体,他们上班都没有定时的,晚上都是八九点钟才回到家,都很疲惫,我们在的话他们回到家可以吃一口热饭。如果我们不在的话,他们这代人是不会做饭的,就是会做,回到家也已经筋疲力尽了,都不愿做饭,吃饭就成问题了,经常都是叫外卖。我们如果不回老家,在这毕竟是祖孙三代在一起,还是很不方便,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女儿也很孝顺,她也希望我们留在北京养老。但我们也有想法,老了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就想回老家,所以这个问题一直纠结着我,我能否回老家养老?

我带孙子6年了,现在孙子上幼儿园大班,然后7岁,要去上小学,儿子和媳妇送孩子,时间对不上,所以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放我回老家,如果孩子他们能自己接送,我愿意回自己老家,熟话说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个岁数了,愿意过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喜欢肃静!不然和孩子在一起,都不方便,生活习惯不同,时间长了,还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我还是愿意,选择回家,还是自己的家最温暖

答:作为父母亲帮助自己的子女带孩子,是责任是义务。

孩子长大些懂事了,基本上都可以不用咱陪伴了,咱就应该还原人家方便的生活方式方法。不要因为帮着带了几年的孩子心里产生过多的想法!

将心比心,谁愿意永远是个依赖父母的孩子?孩子有孩子们的活法过法。

我早就盼望着孙孙们快点长大。我好回老家过自己轻松自由的生活了!儿女再孝顺我也不愿长期同住!自己有自己的活法。

一定回到老家!落叶归根。好好享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自由生活。

七年!孙子上一年级了,正好和儿媳作息时间一样,就有了回老家的想法!非常向往的老家生活,原来邻居一部分不在了,大多都是小一辈的人,还算可以,平常他们种的菜,不管豆角南瓜路过都给我丢一些,几乎不用买什么菜!为了感谢他们,有时候出去了买点西瓜之类的水果感谢他们,生活吃饭没有一点问题!睡觉自然醒,起来想去干嘛就去干嘛,非常轻松!没有了时间观念,没有了喧闹的车水马龙,公鸡叫的非常清晰明亮!洗一把脸,喝点小米粥,就上山去了,就近的可以直接上去,远点的开上车,几十里方圆都去看看!现在农村凡是有地的地方,都修了水泥路,很方便的!没有什么牵挂了,更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了,只是想把生命最后一段路慢慢走好就可以了!

带孙子、孙女,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大都经历过。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这也是无奈之举。孩子们工作忙,负担重。我们做长辈的也应助他们一臂之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等孙辈们长大了,儿女们自己能顾得过来。此时最好全身而退,给他们留下自由、独立的空间。

此时回老家,没有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心中肯定会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伤感。但一想我们又回到了久别的家乡,环境是那样的记忆犹新,邻里是那样的熟悉。自己也有了一片小天地,不免心旷神怡,有一种小鸟回归森林的感觉。

在自家的小院,种点儿花草,种点儿蔬菜。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没有污染的水果、蔬菜。没事看看头条,隔三差五,约几个好友小酌,无不悠哉悠哉。

关于老人受邀在子女家帮助带孙辈的话题,大概是头条问答生活类内容中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

年轻的夫妻一旦决定怀孕生娃儿,专人带娃儿的问题即刻就得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夫妻二人要忙于事业工作脱不开身,带娃儿的最佳人选就一准儿是姥姥姥爷、奶奶爷爷了。因为这个时期的老一辈人基本到了退休年龄,正好可以为儿女们贡献余热来带娃儿

至于题主所提,老人为儿女把娃儿带大以后,自己回到老家有什么感想?其实这都是老生常谈了!哪来的那么多感想哦?

这事在我看来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啦!娃儿在婴幼儿阶段时刻都要有人看护,肯定是最难带的。等娃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就会省事省心多了。此时娃儿的父母若觉得自己力所能及能自己亲自带娃儿的话,一般就不需要老人的帮助了。

这就说明老人胜利完成了带娃儿的任务,那就赶紧地打道回府呗!回到老窝闲下心来,终于又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不是?

网上热炒有两个词总感觉有点负能量哦!一个是娃儿带大了还“赖着不走”;另一个是娃儿带大了就“卸磨杀驴”!尽管这都是在带娃儿的问题上发牢骚时讲的口头禅似的形容词,但这样的话说多了势必会给两代人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的

帮助带娃儿本来是件双赢的好事!一是解除了娃儿父母的后顾之忧,可以一扑纳心去干事业;二是老人带娃尽管辛苦,同时也享受着天伦之乐哦!

总之,不利于家庭安定团结的、过激的、拉仇恨似的牢骚话还是少说为宜!

图片源自免费图库

在南京儿子家呆了13年,去年下半年,孙子上初中了,我和老伴想回老家度晚年。

今年年初花了10多万元装璜了老家乡下的房子,很是舒坦。可是当房子刚刚装璜好,儿子一个劲地打电话,要求去他那里玩玩。我知道说是玩玩实际去服务。我回答说,老家很好,我和你妈很习惯了。谁知儿媳又催着要去。无奈我们老俩口又从南通通州老家去了南京儿子家。

回儿子家一看,离开他们才5个月,儿子,儿媳连孙子在内都瘦了,而且还疲惫。我们回老家了,儿子儿媳都要上班,早晨还要忙里忙外弄早饭,忙家务,送孙子上学。晚上回来还要弄晚饭,有时来不及常常是外买对付。不得巳他们还是请我们去,其实他们也不愿让我们多操心。

老伴一看他们的样子,真有点心疼。儿子,儿媳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很少操持家务,再说他们上班工作很累。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只要有精力,就不会不顾子女独自享受晚年,这是中国父母的天性。老伴说,不走了,只要有力气就为你们服务好。

我黙黙地想,反正只有一个孩子,与他们吃住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的,不为子女服务为谁服务。到孙子大学毕业即使想回老家子女也不同意了,因我们老俩口年纪大了,他们也不放心了。

看来往后也只能是节假日由儿子他们带着去老家看看了。

赵大爷老俩口在城里陪孙子读书,读了十二年,孙子上大学后,儿子儿媳要把县城的房子卖掉去省城买,赵大爷跟赵大娘已经在城里住习惯了,坚决不同意回农村,父子俩反目成仇赵大爷的儿子是开小货车的,儿媳妇在城里卖时装,很早就赚到钱在城里买了房。

儿子儿媳整天忙着赚钱,让赵大爷和老伴一起去城里照看两个孙子,从小带到大,在城里一住就是12年。

赵大爷跟我同村,老家到县城不远,家有90年代修好的三层砖混结构小洋楼。

这些年在城里住,家里的房子没去打理,庭前屋后全都长满了杂草。

在城里住了这么久,经常在一起聊天,遛弯的大爷大妈也熟悉了。

现在突然说要让回老家,赵大爷跟赵大妈觉得,儿子儿媳妇这是忘恩负义呀!

孙子养大了,不需要他们了就让回农村,坚决不同意。

小赵俩夫妻这几年挣了不少钱,见两个儿子都去成都上大学了,这小县城的房子再不卖,以后也没有人愿意回来住。

去省城买房,以后儿子读书毕业,找工作,找女朋友,比这县城更有发展前景,总不能依着2位老人,耽误儿子们的前程吧!

赵大爷见拗不过儿子儿媳,生怕哪天出门溜弯,房子就被卖了,每天跟赵大娘守在屋子里。

经常在一起打牌,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几天都没见着赵大爷俩夫妻,这天就约一起,来到赵大爷屋里打牌。

小赵这天没事干,早早收工回家来,门一开就见一群大爷大妈在屋里,打牌的打牌,抽烟的抽烟。家里弄得乌烟障气。

小赵脾气火爆,说话口气不太好。赵大爷觉得他就是想赶两个老人回农村,当时就找个拐杖出来教训儿子。

赵大妈见老伴跟儿子打起来了,想到自己辛苦这么多年,现在正是可以好好享受一下的时候,又让回农村,心里那个委屈一下就崩溃了。

赵大妈性子急,这一哭一闹直接就病倒了。儿媳妇看到家里闹成这样也没辙,只能自己回老家去住。

儿子媳妇回老家,孙子又在成都上学,昔日热闹幸福的大家庭,只剩赵大爷两夫妻。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赵大娘心里很不是滋味。

过了半个月,小赵夫妻俩还在老家,生意也做不了,赵大爷和赵大娘思前想后,还是回老家看看吧!

回到村里后,老家的亲戚都来劝大爷大妈,社会在发展,人老了不图帮子孙什么忙,最起码不拖后腿。

为了自己住得习惯,限制年轻人发展,这不是很自私吗?在老家住了几天,赵大爷也想通了。

家乡这几年变化也挺大,家家通公路,上街赶集买东西也很方便,趁自己现在还不是很老,在农村过田园生活,适当做点农活锻炼身体,感觉比在城里还充实。

现在的赵大爷和赵大妈在老家,养了鸡鸭鹅,种了很多瓜果蔬菜。儿子把县城的房子置换到了省城。

每逢节假日,儿子孙子都会从省城回家来,一起帮忙干干农活,顺带一些农产品去城里吃。一大家人又找到了昔日幸福时光。

题主问:带孙子孙女几年后,孙子孙女长大了,就让回老家有什么感想?

我觉得城里永远是年轻人打拼的地方,当我们完成任务后,回农村养老最好。

老家是根,是我们Z终归属,无论去哪,不能丢了根据地。

在农村养老,空气好,生态好,吃自己种的瓜果蔬菜,喝天然山泉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属于自己的晚年慢生活,这种日子不输神仙呐!

朋友们,你向往农村生活吗?当你的孙子孙女长大后,你想要回老家养老吗?欢迎留言讨论。

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父母!儿女小时,是父母心头最大的骄傲,捧在手里怕掉了,衔在嘴里怕化了;儿女成家后,是父母心中最大的牵挂,如生活过得好不好?孙子孙女谁照管?如此等等,此时的父母虽已是“夕阳西下”,甚至已自身难保,然其心心念念的仍是自己的儿女……

如今的社会快捷高效运转,如今的年轻人不得不满负荷投入到工作之中,难免工作生活两全其美,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幼儿无人看管。交给保姆嘛,保姆虐待幼儿的鲜活例证让人实在放心不下;交给父母吧,既怕婆媳关系、翁婿关系难融洽,又怕生活习惯不协调……

综观身边的情况,目前大部分儿女还是选择自己的父母帮忙看管小孩,理由如下:

1、尽管婆媳关系难融洽,生活习惯难协调,毕竟只有那么几年,忍忍就过去了;

2、父母是免费的保姆,甚至能倒补贴家用,何乐不为?

3、父母帮助看管小孩,放心又省心,谁个爷爷奶奶不疼自己的孙子?

作为父母呢?只要儿女主动邀请帮忙带孙辈,就算自己不情不愿也只能勉为其难,谁叫是他是自己的亲儿女、亲孙辈?于是,父母只得“背井离乡”的入住儿女家,既做育儿保姆,又做住家义工,有时甚至还要看人脸色行事……

然而,几年下来,孙辈大了,儿女也不再依赖父母照顾了,此时的父母又何去何从?

按理说,此时的父母光荣“退休”了,不再需要为儿孙劳心劳力了,可以安心养老了。可真实情况呢?此时的父母,既掏空了自己的身体,又掏空了自己的荷包,还得“哪里来哪里去”的打道回府,作为父母,此时内心又作何想?心里平衡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1、“呼之则来,弃之则去”,当父母是什么人?

2、几年“无私奉献”的保姆生涯,父母身体垮了,养老金被“搾干”了……

3、老家的房舍破旧不堪了,老家不怀好意的邻居白眼了,父母的脸上搁不住了……

4、孙辈不需操心了,儿女“不闻不问”了,父母心里落差太大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不假,可父母不是儿女一辈子的保姆,父母保得了儿女一阵子,保不得儿女一辈子!作为父母,应珍爱自己的晚年,幸福快乐健康平安的过好自己的余生才是最真!不能为了儿女而不顾一切的“有求必应”。

借此奉劝天下广大父母,千万牢记:

1、身体是自己的,别为儿女而恶意透支自己的身体;

2、管好自己的“荷包”,儿女最拮据也别“倾囊相授”;

3、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儿女再不济也是儿女的事,千万不要为了帮助所谓的儿女而舍弃自己的栖身之所;

4、儿女是父母永远的牵挂,可儿女未必将父母放在心上,也未必能知恩图报。作为父母,对儿女该放手时应放手,对自己该珍重时应珍重。

愿广大天下父母晚年幸福安康!

姨奶奶把孙子带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后,自己就回老家了,用她的话来说,回老家的原因一半是自己想回,一半是儿媳不想留。

在我们老家,把奶奶的娘家姐妹称呼为姨奶奶,为了便于区分,嫁到了谁家就称呼为XX姨奶奶,比如说是嫁给了张家,我们就称为张家姨奶奶。

我只有一个姨奶奶,因此就不存在称呼上面的混淆,一直都称呼其为姨奶奶。

由于两家离得不是很远,因此走动就比较频繁,我小的时候,姨奶奶经常来我家串门,而且一呆就是好几天,因此我对她也是特别的熟悉。

姨奶奶在她们兄妹里面是最小的一个,当她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姨夫”结婚的时候,我年龄也不小了,已经上了大学了。.

姨奶奶的儿子一直在外地工作,找的媳妇也是外地的,是南方人,与我们当地的生活习惯差别很大。主要是南方人不喜欢吃面食,而我们老家一直都是吃面食,吃不惯米饭,饮食这一方面就差得太多了。

好在儿子、儿媳一直在外地上班,回来的次数并不多,要是过年回来的时候,姨奶奶也就把全家的饮食都纠正到吃米饭上来,减少吃面食的次数。

这样短时间内是没问题的,但要是长时间生活在一起,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有一天,姨奶奶兴冲冲给我们打电话,说她要抱孙子了,儿媳妇怀孕了,让她去城里伺候儿媳妇生孩子。

听到这好消息,我们都为她感到高兴,人上了年纪最想看到的就是儿孙满堂,最愿意享受的就是天伦之乐。

带孙子,是每一个老人最喜欢做的事,也是一个老人最大的幸福,但老家的房子和农田也不能不管,因此只能是姨奶奶一个人去带孙子。

姨奶奶去得比较早,儿媳妇怀孕6个月左右的时候她就去了,儿子忙着上班,没时间照顾,只能是她负责儿媳妇的日常生活起居。

后来,她打来电话说儿媳妇生了,而且还是双胞胎,都是男孩。这可把姨奶奶乐坏了,村里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说有所改观,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喜欢男孩,喜欢孙子。

两个孩子,照顾起来就特别的累,一天也没个闲时间,和我们联系的也就少了,时间长了偶尔打电话问候下,聊不了几句就又忙去了。

一晃时间过了四年多,有一天姨奶奶突然回来了,还来我们家串门了。

我们都比较吃惊,都以为她一直在带孩子呢,怎么突然间回来了?她告诉我们,孙子现在上幼儿园了,长大了,她也帮不上什么忙了,呆着太无聊,也就回来了。

她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她心中的那一份落寞,感觉到她对孙子的那一份喜爱和不舍。

后来,在多次闲聊中,我们零零散散地听姨奶奶讲述了她在儿子家的遭遇,也解开了她为什么在孙子上幼儿园后回老家的谜团。

我们常说牙齿和舌头也有打架的时候,更别说人与人了,闹一点小矛盾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姨奶奶在去了儿子的住处后,首先就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姨奶奶一直在农村生活,家里地方宽敞,闲了的时候,她不是在东家串门子就是在西家闲聊天。

到了城里以后,住在高楼里面,邻居也不熟悉,更不会串门,一天的活动场所小的可怜,刚去的时候姨奶奶心急得差点发疯,说她自己从来就没有那么无聊过,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即便是去买菜或者是逛街,她根本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她自己也不会说普通话,交流都很困难,更别说聊天了,感觉真的是空有一张嘴,而没有交流的能力。

这是很多农村老人到了城市以后最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没人说话,交流困难,也是他们不愿意呆在城市生活的最大原因。

孙子出生以后,她的事就多了起来,两个孩子,她和儿媳妇两个人看起来都比较吃力,辛苦点也就不算什么,最难以接受的是儿媳妇的絮絮叨叨。

两个人的带孩观念是不一样的,虽然姨奶奶一直在按照儿媳妇的想法来做,但是不免有时候会掺杂自己的一些想法,这就引起了儿媳的不悦。

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怕儿子夹在中间难做人,都是在她们两个单独在家的时候才会闹一些矛盾,儿子回来以后,两个人却表现的很和睦。

姨奶奶就说儿媳妇有时候太会演戏了,儿子不在家的时候,对她左看右看都不顺眼,只要是儿子一回家,她就一口一个妈,叫的可亲切了,有时候把她还弄得挺不好意思的。

儿媳妇比较爱干净,给孩子不想用尿不湿,就一直是用那种手缝的尿布。要是村里长大的孩子都知道这个物件,对孩子来说用尿布是比较舒服,但是也很麻烦。

以前村里孩子用尿布的时候,并不是只要有一点点异味就会洗,有时候尿湿了,晾干了就继续用了,没有说用一会就换下来洗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金贵,家里人也比较疼爱,各方面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姨奶奶家的儿媳妇只要是孩子尿布稍微有一点味道,就要换下来洗干净。

按理说,现在有洗衣机,洗起来应该很方便。就算你不想孩子和大人共用一个洗衣机,买一个小孩专用的也花不了几个钱。

可是,姨奶奶家的儿媳妇却说洗衣机洗不干净,要用手洗。但她自己又不洗,只能姨奶奶一个人洗。

据姨奶奶描述,两个人孩子的尿布她把手都洗肿了,不停的换,不停的洗,最后她看见尿布都想哭了,真的是坚持不下去了。

不管是在哪里生活,打扫卫生的时候头发永远是个麻烦事。不知道是谁的头发掉在了洗手间,儿媳妇就认为是姨奶奶的,说她不注意卫生,头发到处都是。

可卫生一直都是姨奶奶自己在打扫,她又不打扫,她只有在有人的时候才会主动干活。

有矛盾这很正常,可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慢慢地就不需要了大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特别是上了幼儿园以后,每天接送下就行了,平时的吃穿住行孩子自己也懂了,大人就省心多了。

姨奶奶的儿媳妇并没有上班,专职在家带孩子,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她在家里就和姨奶奶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矛盾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

慢慢地,姨奶奶也不想在城里面呆了,自己感觉不舒服不说,还要费尽心思维护婆媳关系,真的是身心疲惫,最后就决定要回老家。

儿子当然是不愿意的,儿媳妇也不“愿意”,但是她说自己实在是呆够了,城里那种鸟笼生活,不适合她。

她回来以后,我们有时候闲聊的时候,有人就和她开玩笑,说道,“你把孙子带大了,现在不需要你带了,把你赶回来了,心里不好受吧?”

她笑了笑说道,“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只是舍不得孙子,有时候想孙子想得厉害,其他的一点都不留恋,也不怨恨谁。”

姨奶奶告诉我们,她现在就是牵挂孙子,毕竟自己带了那么长的时间,突然间不在身边,真的是不习惯,有时候想孙子的时候自己忍不住的会哭。

过了一段时间后,姨奶奶也慢慢地适应了孙子不在身边的生活,也就不那么牵挂了。她并不埋怨儿媳妇和她之间发生的矛盾,觉得这很正常,不带就不带了,也没什么,人家小两口日子过得好,才是真的好!

我想说的是:

作为婆婆,儿媳妇愿意让你带孩子了你就给带,不让你带了你也别想不通;作为儿媳妇,老人愿意帮你带孩子了就让她带,不愿意帮你带了你也别抱怨。

人一定要想的通,想的开,不要和别人过不去,更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乡下人去城里带孙子孙女实属无奈。

多少人压根就不想去,原因之一是自己年龄大了,力不从心,怕胜任不了。又觉得自己是乡下人,怕和儿媳妇合不来。再说家里还要种地,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年龄大了也想清静下来。

可是不去不行啊,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嘴上也不敢表示出来,相反还得表现出兴高采烈,受宠若惊的样子。

就去吧,好歹看到孙子们上了幼儿园就急不可耐地回村了。

我村就有这么一户。老两口都超七十岁了,当孙子出生后,就被要求去带孙子。

老两口是真不愿去,主要原因是儿媳妇是回民,怕合不来,果不其然,不几天老公公就犯了忌,引起儿媳妇不满。硬把老公公赶回村里,老太婆一人在照看孙子,心想再熬一二年就好了。哪知人家又怀上二胎。

不几天二胎出生后,老人家一个人实在吃不消。经过和儿媳妇商量,又把老公公还叫去,二个人共同照看孙子孙女。

一到星期日他们就回村来,每当说到此事,满肚子不痛快,说归说,该去还得去。

他们盼望着孙子孙女快长大,进了幼儿园就回村里来。

看来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为什么孙子不愿回老家_带孙子感言辛苦又快乐的相关文章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