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胆结石变胆囊癌的概率_胆囊息肉会转变成癌吗

胆结石变胆囊癌的概率_胆囊息肉会转变成癌吗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是目前公认胆囊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息肉样变,分为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两种,实际上有部分息肉就是早期胆囊癌,尤其是息肉大于1cm者为恶性息肉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对于胆囊较大息肉建议早期手术切除。

胆囊癌患者常合并有胆囊结石,欧美报道合并率70-80%,我国为80%,并且胆囊癌好发于易被结石撞击的胆囊颈部,且多发患胆结石10年以上,故认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关系密切。

胆囊的病变一般就三个: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

胆囊结石有一定的几率会导致胆囊癌

胆囊息肉有更大的几率会导致胆囊癌

一、胆囊癌的病因主要有两个:胆囊结石、胆囊息肉

1、胆囊结石。

在胆囊癌的病因中,流行病学显示,70%的病人与胆结石有关,例如,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3.7倍,直径3cm胆囊结石发生胆囊癌的比例是1cm胆囊结石病人的10倍,而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的时间一般为10—15年,这说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是长期物理刺激的结果,可能还有胆囊黏膜的慢性炎症、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等综合因素参与。但最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癌。

由于胆囊结石到胆囊癌的时间很长,所以,平时很少遇到胆囊结石转化为胆囊癌的患者,毕竟胆囊结石在导致胆囊癌之前,绝大部分胆囊结石因为引起病人的疼痛而被处理掉了。

2、胆囊息肉。

转化为胆囊癌的可能性可就比胆囊结石大多了,毕竟胆囊息肉本身就是属于胆囊肿瘤性病变的其中一种,类似于胆囊良性肿瘤,因此,胆囊息肉与胆囊癌之间的界限,比胆囊结石与胆囊癌之间的界限模糊多了。

二、胆囊息肉和胆囊癌在各个方面,千差万别!!

最近遇到胆囊息肉及胆囊癌的病人,让大家了解下胆囊息肉和胆囊癌之间的界限,同时能对可怕的胆囊癌能有一定的印象。

病人甲,女,54岁,体检发现胆囊息肉5个月,胆囊息肉样病变大小1.1cm×0.9cm,基本上为良性,手术选择为: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后病理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

病人乙,女,61岁,眼黄、尿黄及皮肤黄7天,彩超及CT提示胆囊息肉样病变4.6×3.9cm,严格的说,这个时候的胆囊内病变已经不算是胆囊息肉样病变了,诊断为“胆囊肿物”更为合适,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手术选择为:传统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胆囊恶性肿瘤。

三、如何预防胆囊癌?

从胆囊癌的致病原因来讲,关键在于及早处理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并非所有的胆囊结石都会导致胆囊癌,也并非所有胆囊息肉都会转变为胆囊癌,所以,胆囊结石或是胆囊息肉,即使未做手术,也不需要过于担心。

四、什么情况下的胆囊结石或是胆囊息肉需要及时处理?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特别是结石直径>3cm,胆囊息肉单发、直径>1cm或基底宽广者,腺瘤样息肉以及瓷化胆囊,经积极行胆囊切除。

但愿世间每个人都不要与“癌”这个字沾上任何关系,因为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讲,这个字大部分情况下代表着痛苦及死亡,或早、或晚,世界如此美好,我们还没有活够呢,对吗?

谢谢大家!胆囊息肉和胆结石的癌变几率很小,但在某些条件的刺激下,也可以形成胆囊癌。胆囊结石是引起胆囊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我们先来说说胆囊息肉:

(一)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大多数人没有不适感觉,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部分表现为上腹部闷胀、后背疼痛,合并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时,腹痛较明显。大约有1-10%的胆囊息肉可以转化为胆囊癌!

胆囊息肉的发生,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像肥胖、高脂血症、肝硬化等患胆囊息肉的几率较高。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要注意癌变的可能:

(1)年龄50岁以上,单个发生,基底部很宽的息肉。

(2)生长很快,直径超过一个厘米以上的息肉。

(3)伴有胆囊结石多年,疼痛明显,恶心、呕吐,体重明显下降的息肉。

(4)通过B超、CT等检查,息肉血管异常丰富,出现溃疡等改变。

再来说说胆囊结石:

(二)胆囊结石多见于50岁以上的成人,女性多于男性,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由于胆固醇和胆汁的浓度改变,造成胆汁淤滞、包裹,形成结石。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术后、肝硬化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

大多数患者为静止性结石,无症状,不活动,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表现为胆绞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胆囊由于长期被结石刺激,引起胆囊炎症,导致黏膜纤维萎缩,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变性,发生癌变。同时胆囊结石合并感染,细菌作用于胆汁,产生胆蒽和甲基胆蒽,这两者均为强烈的致癌物质。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要注意癌变的可能:

(1)胆囊结石病史在五年以上,年龄大于50岁。

(2)B超或CT显示:胆囊轮廓不清,边界不规则。

(3)胆囊结石的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结石越大,癌变率越高。

(4)消化道症状明显,发生梗阻性黄疸,药物治疗效果差,体重明显下降。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多喝水,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促进胆汁的正常代谢,预防胆囊疾病。

无论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结石,必须定期检查,对症治疗。只要符合上述条件,怀疑有癌变的可能,就需要尽早手术。手术切除胆囊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

祝胆囊疾病的患者早日康复!

胆囊癌不常见,但却是一种高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很多胆囊癌的病例,是在患者接受胆石症的手术探查时偶然发现的,容易让人认为胆结石会转化为胆囊癌。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龙医生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同时聊聊人们关心的胆囊息肉。

胆囊癌的发病率,确实和胆石症的患病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胆囊癌患者往往存在胆石症和沙门菌感染,这两者是公认的胆囊癌危险因素。

胆石症反复发作的时候,有些患者由于没有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比如说被误诊为胃病。加上有些患者诊断胆结石之后,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这些延迟和阻碍胆石症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各种因素,都是促进胆囊癌发生的因素。

研究表明,70%~90%的胆囊癌患者存在胆石症。因此,有胆石症的病史,是发生胆囊癌的最强危险因素之一。

在我国上海,有人做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了368例胆囊癌患者和959例健康对照者,结果发现: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患者,比如胆石症或者自己认为有胆囊炎的人,发生胆囊癌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4倍。

胆石症患者的胆囊癌风险增加,并不意味着大多数胆石症如果不治疗一定会发展为胆囊癌。这其中,胆石症患者中胆囊癌的总体发病率仅为0.5%,这种风险还跟胆结石较大有一定的关系。

据统计,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风险,是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的患者的10倍。

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的结石,其持续时间越久,发生胆囊癌的风险也越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应该要积极治疗,在治疗的时候不要只找内科医生看,必要的时候要找肝胆外科医生看看,是否有手术的指征。

胆石症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胆囊炎,特别是出现胆囊壁内钙化的患者,俗称瓷胆囊,发生胆囊癌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瓷胆囊发生胆囊癌的概率为2%~3%。胆囊癌风险的增加,主要是那些出现选择性黏膜钙化或不完全胆囊壁钙化的患者。

龙医生再来聊聊胆囊息肉。这个病的发病率很高的,由于疾病名称里有一个“息肉”的术语,常引发患者的担忧。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壁的赘生物,通常没有症状,大多数是在做超声检查的时候,或在胆囊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良性的胆囊息肉,又分为:非肿瘤性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炎症性息肉和腺肌瘤;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平滑肌瘤性息肉。

最常见的良性胆囊息肉肿瘤病变是腺瘤,这是一种由类似于胆道上皮细胞的细胞构成的腺肿瘤,目前还不清楚腺瘤性息肉是否为癌前病变,所以其进展为癌的几率,也还不清楚。

胆囊息肉跟胆囊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的疾病。胆囊息肉往往并不出现在胆石症的患者当中,通常不存在慢性炎症;而胆囊癌出现的癌症相关分子改变,在胆囊息肉的腺瘤性肿瘤中并不出现。所以,两者可能不存在转变的关系。

但是,由于胆囊息肉通常是通过影像学来诊断,切除并用组织来做病理检查的机会不是很多。因此,胆囊息肉是否会转换变为胆囊癌,这个是往往是没法预测的。

但是,对于较大的胆囊息肉,比如大于1厘米的息肉,很多医疗专家一致认为,其发生浸润性癌灶的可能性比较大,要特别注意,在选择切除治疗的时候,应该更积极一些。

小结

很多患者,是在胆石症的手术中发现胆囊癌的,因此那些有症状的胆道疾病患者,应该接受胆囊癌的筛查,以评估是否同时合并有胆囊癌的可能,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出现可疑的超声表现,包括钙化和突入胆囊腔内的肿块、胆囊和肝脏的分解消失、直接浸润肝脏、胆囊息肉大于一厘米,或者无法有胆囊炎解释的胆囊壁增厚,则需要进行其他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增强CT和磁共振,以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MRCP)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

可以的。

1.胆囊息肉>2cm或多发息肉,及时手术。

2.多发结石,及时手术。

3.瓷化胆囊,及时手术。

4.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建议及时手术。

以上这些,都可以长期造成慢性炎症,造成癌变可能。

(2018年9月7日曾医生有问必答)

作为胃肠肝胆外科的医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三者间关系密切。我平时的工作中接触到不少的胆囊疾病患者,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这几种。对很多患者来说,因为对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的了解比较少,很多的胆囊息肉、胆囊结石都选择保守治疗,长期下来,就为癌变留下了隐患。

胆囊癌相对比较少见,但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多数胆囊癌病人年龄大于50岁,胆囊癌症状不明显,隐匿性强,发现时一般多为晚期,预后不佳。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有密切关系。胆囊息肉分肿瘤性息肉(有腺瘤、腺癌等)、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一般非肿瘤性息肉不会癌变,肿瘤性息肉如腺瘤有1.5%癌病可能,一直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腺癌本身就恶性肿瘤。

胆囊息肉易癌变的是“直径大于1cm,单发病变并且基底部较大,息肉逐渐性增大,合并胆囊壁增厚的息肉”多见。超过七成的胆囊癌病人有胆囊结石病史,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发生癌变是无胆囊结石病人的13倍,胆囊结石恶变考虑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一般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展成为胆囊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一般超过10年。这为我们提前预防胆囊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只要早期处理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是可以很好预防胆囊癌的。

那么该如何预防及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

首先要做到:1、清淡饮食,低脂肪饮食,控制血糖血脂;2、定期检查血脂、胆汁酸、胆囊彩超等检查;3、控制胆囊炎症。

其次,建议手术处理的情况有一下几点:1、反复出现胆绞痛等症状,或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的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结石直径>3cm;2、直径大于1cm,单发病变并且基底部较大的息肉;3、腺瘤样息肉。以上者均可以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现在得胆囊息肉、胆结石、还有慢性胆囊炎的人特别多,因为胆囊存在消化道,所以这些都是消化系统非常常见的疾病。

而我还是一位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的家属,这个患者就是我的父亲。在2013年时候,我父亲因为严重的胆囊炎,泥沙状胆囊结石,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目前虽然胆囊疾病是解除了,但是实际上也留下了一些经常肠道不适、拉肚子的后遗症,毕竟胆囊对于我们消化系统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些脂类物质消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我的父亲也曾经有这样的疑问,他说他这个胆囊炎、胆囊结石,如果不处理,或者不切除,以后会不会转化为胆囊癌?今天刚好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胆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器官?

胆囊,其实就像大家买的一种类似古代钱袋子一样的囊性器官,长10-15cm,宽3-5cm,容量为40-60ml。

胆囊的上方是我们的肝脏,下方为十二指肠及横结肠,左侧为幽门,右侧为结肠右曲,前方为腹前壁。

而整个胆囊分为底、体、颈、管四个部分,其中体部位于胆囊底与颈部之间,伸缩性比较大,但颈部弯曲而且细,位置较深,其起始部膨大,形成Hartmann,大多数的胆囊结石就停留于此囊中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胆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负责储存我们肝脏分泌的胆汁,然后在我们吃食物以后,再把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分泌到我们的肠道里边,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尤其是对于脂类食物;

二是胆囊还会通过分泌一些黏液,让自己免受一些外来因素的侵袭;

三是胆囊还有浓缩胆汁的作用,不然大家想想,我们肝脏分泌胆汁就像是家里没关紧的水龙头一样的,源源不断的,光靠胆囊本身那么大的“袋容量”,没有浓缩功能,是没法无限接收肝脏胆汁的。

但不管是哪一种功能,都离不开胆囊最终作为一个消化系统,帮助我们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

那么胆囊里面长息肉、长结石是怎么回事?

首先,胆囊息肉,大家并不罕见,很多人一体检,一查彩超,都可能就会发现自己有这个问题,它的发病率非常高,成年人大概在5%-10%

而胆囊,我刚刚已经说过了,它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器官,像一个可以收口的钱袋子一样,正常的话里边存的是胆汁,而胆囊壁一般有2mm那么厚,而且平时基本上都是光滑的,但是假如我们在这个胆囊壁上看到有一个突起一些的肉揪揪,用现在医学来讲,我们就叫它息肉!

所以,所谓的胆囊息肉,其实无非就是一种从大家的胆囊壁上向胆囊腔里边生长的一种实性的一个肉凸起,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这种胆囊息肉,只要是成年人都可能发生,但是在人群里边,又有一些像患有脂肪肝、血脂、胆固醇比较高的人,易发!因此,大家平时见到的最多的胆囊息肉就是我们的胆固醇息肉,这种最常见。但具体来说,一个人为什么会长胆囊息肉,同其他息肉一样,都是未知的,目前研究只知道一些比如胖的人、血脂高的人,更容易发生。

其次,我们说胆囊结石又是怎么回事?事实上,它跟我们的肾结石类似。

具体为什么?

不知道,还没搞清楚!

但是都是一种代谢异常,可以说都是代谢病,只不过胆囊结石主要是胆汁分泌和代谢异常。而且我们临床上95%左右的胆囊炎都与我们的胆结石有关,所以得了胆囊结石,是一个需要让他们特别重视的,哪怕它最后不得癌症,那么它也基本上会对我们的胆囊产生影响,而且很容易诱发胆囊炎。

那么我们说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真的会引起胆囊癌吗?什么样的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我们说胆囊息肉能引起最大的伤害,其实就是癌变,引发胆囊癌的发生。胆囊癌,看起来并不在我们十大癌症之中,但是同样,它的恶性程度非常高。我们临床上,发现的早期胆囊癌患者,也不是百分百都能根治,而且这个根治率大概在33%左右,并不高,大部分的人即使做了手术以后,也只是让延长寿命,所以说,胆囊癌是一个恶性的肿瘤。

而且最主要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癌的最高危因素,尤其是那种头大的;或者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再者就是那种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这三种类型的息肉是非常容易发生癌变的。所以,一般情况我们医生要是发现这个是的胆囊息肉是这三种,往往都会建议尽早手术要做掉。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胆囊结石有没有胆囊癌风险?

胆囊结石同样非常常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会引起胆囊癌,只不过我们大概70%左右的胆囊癌病人,你会发现它都有胆囊结石的基础!

为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长期胆囊结石会对我们胆囊黏膜产生机械刺激。这个非常好理解,大家拿一个石头放在一个喝完水的矿泉水瓶里面去,然后不断的摇晃,你会发现这个矿泉水瓶的壁上会慢慢的出现一些划痕,其实胆囊结石就像这样一个长期机械刺激一样,会对我们的胆囊黏膜造成类似划痕一样的刺激;

二是开始我也说过了的,有结石,就容易出现胆囊炎症,而长期的慢性炎症,就是会让我们的炎症病灶往癌变病灶方向发展。

不过我也说过了,得了胆囊炎的人也不用过于担心,那我们现在胆囊结石的病人特别多,但是大家可以发现,平时我们听到胆囊炎的病人其实是很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发现胆囊结石胆囊炎以后,出现有症状的时候,有症状,尤其是有疼痛特别明显其实,我们往往会比较重视,我们医生经过评估以后,会建议病人把胆囊切掉,这有很多胆囊结石的病人,还没有等到他发展为胆囊炎,我们其实就已经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对一些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来说,有时候我们往往更忽略它,结果反而时间一久,几十年过去以后发生了癌变。

因此,对于胆囊结石的病人来说,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定期复查进行体检,密切观察结石的变化,尤其是我们胆囊壁的变化,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目前,我们对胆囊癌还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胆囊癌跟我们其他癌症是一样的,只要早期发现,还是非常有根治的机会的,并不是像现在很多人说的那个样子,得了癌就没救了。而且现在大家要改变思想,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根治的机会,就不能长期带瘤生长,实际上即便不能达到治愈,只要能明确的延长生存,改善症状等等,我们就应该积极治疗!

其次,同样要理解我们医生有时候为什么也不建议你手术,像一些如果真的已经发生远处转移了,大面积转移了,那么该放弃手术治疗,也要放弃,要尊重科学。因为这样的病人你再做手术,也没有多大意义,而且会严重影响病人后期生活质量,这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病人有尊严的离开!

最后,就是胆囊癌,还是要以预防为主,现在确实不是说只要得了胆囊结石就必须要手术切除胆囊,也有很好的保胆取石术了,但是同样要正确看待,要分情况,一味的切不对,一味的保留也不对,对于有一些胆囊,已经炎症很厉害,功能也已经没有了,这时候你留着它不仅仅对你消化功能没啥用,最主要的是你留着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个定时炸弹,而且随时在体内引爆,所以,该切切,该留留,不能太死板。

关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囊癌,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码字方式给您带来最好、最全面、最实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医学小侦探”并转发哟,让身边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小影大夫。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有可能发展为胆囊癌。胆囊息肉与胃肠道息肉一样,有恶变的潜能,所以一般超声发现胆囊息肉>1cm都建议做胆囊切除术。而胆囊结石或者是胆道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胆管壁,胆管壁发炎,容易诱发胆囊癌。

胆管的正常解剖

胆囊是胆道脉管系统其中的一个器官,胆囊的作用是储存胆汁,就是肝内胆管分泌的胆汁流到胆囊里装起来,人们吃东西的时候,胆囊就把装的胆汁通过胆总管排到肠管里去。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就好像一个下水道一样,导致往下流,最后到肠道里参与食物消化。上面下的结石可以掉下来堵住下面,那么就会出现腹部疼痛、黄疸、乏力等症状

如红色剪头所示就是胆汁的流动方向。

胆囊结石形成

所说的胆道结石,就是指胆汁从肝脏分泌后所经过的这一段路的结石,包括,肝内胆管的结石、肝总管、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处(出口位置)结石,如图。


在胆囊储存的胆汁,我们吃东西就开始排出来参与我们食物的消化,所以我们做超声或者CT的时候要求不能吃食物,只可以喝清水,胆汁在里面可以把胆囊撑开,就容易看清楚胆囊有没有长东西了。而长期不吃早餐的人,早上胆囊一直装着胆汁,胆汁不排出,就会淤积,慢慢结为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容易刺激胆囊壁,引起发炎,就是胆囊炎。长期刺激变成慢性胆囊炎,容易诱发胆囊癌。而小胆囊结石容易往下掉,成为胆总管结石,引起发炎,也容易导致胆管癌发生。

胆道结石容易诱发胆道癌

胆囊结石是胆道结石的一种。

病例1.一位同事的奶奶82岁了,腹部疼痛就诊,发现胆囊结石5年,并且已经出现胆囊壁稍微增厚,普外科大夫建议做胆囊切除术。现在腹腔镜下做胆囊切除术已经很成熟了,82岁的高龄也可以做,创伤小。但是同事考虑了不做。一年后复查,胆囊明显的肿块,向周围侵犯了,很可惜。胆囊癌进展很迅速,一旦发展,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治疗效果不好。

病例2.这也是一个很可惜的病例,38岁女性,右上腹疼痛5天就诊,逐渐脸黄、眼睛黄、全身黄。但是当看到她的CT图,我不相信她疼痛只有5天,因为她的胆总管内有五六个两公分大的结石,胆囊也有很多结石,最遗憾的是胆总管出现了肿块并且已经出现了肝脏和多发淋巴结转移。胆总管长期有结石刺激发炎,容易诱发癌。38岁,一发现就完全没有机会,但是现在最主要是把这么多胆总管的结石取出来,先解决胆道梗阻的情况。

胆囊息肉存在恶变潜能

胃肠道的息肉都有恶变的潜能,那么胆囊息肉也不例外,如果发现有胆囊息肉<1cm又没有症状的,可以随访复查,用超声复查即可,做CT不一定能看到息肉,所以并不是越贵的检查越好,而是要最适合。

如果息肉>1cm,有右上腹疼痛的症状,建议做胆囊切除术。

胆囊里小的结石,很容易通过胆总管排出去肠道,能排出肠道的结石,基本不会引起问题了。有症状反复发作,也可以考虑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的患者,大部分伴发肾结石,跟个人的体质、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等情况有关。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了解胆囊和胆囊结石的情况。

如果胆囊结石大于3cm,胆囊息肉大于1cm,伴有慢性疼痛,建议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如何预防

个人建议是改善生活习惯,要吃早餐,少脂肪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多吃青菜水果。

所以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有可能恶变成胆囊癌,当发现有这两种疾病时,一定要随访复查,有反复发作胆囊炎的,建议做胆囊切除术。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是有可能癌变的,但是不用怕,癌变几率都很低,绝大部分的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不会癌变。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患者很多,但是你见过几个胆囊癌的患者呢,胆囊癌的发病率很低,根据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胆囊隆起性病变的统称,根据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样增生等等。其中,只有腺瘤性息肉会癌变。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厌油,上腹部不适,饭后明显。

胆囊息肉首选B超检查,一般做B超就能够明确息肉的数目,大小,血流情况。如果怀疑癌变,还可以做CT,MRI等检查。

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如果出现以下征象,癌变的几率会高一些或者影响生活,建议手术治疗:

(1)息肉是单发的,直径大于1c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偏大。

(2)息肉是多发的,同时伴有胆囊结石,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而且年龄大于50岁。

(3)B超提示息肉的血供很丰富,怀疑有恶变

(4)抽血查肿瘤指标升高,特别是CA199,CEA这两个指标,同时可以排除其他的胃肠道恶性肿瘤。

(5)出现明显的不舒服,并且反复发作。

(6)对直径小于5mm,并且无症状的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胆囊里面长石头了。根据结石的内容,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

很多胆囊结石的患者,也不会出现症状,胆囊结石可以在胆囊里活动,如果胆囊结石堵塞了胆囊管或者小的结石掉到胆总管里面,可以引起明显的症状,例如腹痛,发热,黄疸,严重的还可以导致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现休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危及生命。

胆囊结石也是首选B超检查,可以明确胆囊结石的数目,大小,还可以做MRCP检查,明确胆囊结石有没有掉到胆管里面。

胆囊结石长期存在胆囊中,与胆囊壁摩擦,可导致损伤,出现炎症,有一定的机会癌变。所以,胆囊结石也需要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以下表现,建议手术:

(1)有症状的或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2)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3cm;(3)胆囊壁钙化或磁化胆囊;(4)胆囊壁增厚(>3mm)同时伴有慢性胆囊炎。

其他情况的胆囊结石,需要定期复查,可以每半年左右做一个B超复查。

胆囊息肉、胆结石会转化为胆囊癌吗?胆囊癌是一个死亡率很高的消化道癌,让人害怕。一位朋友拿着体检报告单忧心忡忡地找来了,因为他的一位亲戚就是胆囊癌去世的,确诊后3个月就走了。当今社会谈癌色变,癌症两个字意味着人财两空,在大伙的认知里,只要不是癌症就不怕,其实癌症还有一个治疗过程,而有一个很凶险的疾病叫急性胰腺炎跟这两个病也有一定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胆囊息肉、胆结石和胆囊癌以及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

1.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会引起胆囊癌吗?

是的,有关系,而且关系密切。

胆囊息肉有不同的类型,包括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存在癌变风险的主要是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它的大小与癌变的风险密切相关,大于1cm时增加癌变风险,大于2㎝基本判定为癌变。

相对于胆囊息肉癌变的不确定性,胆囊结石却是胆囊癌妥妥的高风险因素,胆囊癌患者中大约有70~90%患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其中胆固醇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胆囊结石的80%。遗憾的是,正是最常见的胆固醇结石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因为结石的存在,会不断摩擦、刺激胆囊壁,导致慢性胆囊炎,乃至胆囊癌。结石越多,结石越大,患胆囊癌的风险就越大。

2.胆囊结石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

胆囊结石脱落会阻塞胰管,可以导致急性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如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约34%~55%。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3.哪些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需要手术治疗呢?

首先,我们要淡定,胆囊息肉、胆囊结石都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这两个病也常常出现在我们体检单上,面对它们的致癌风险,要给合它们的大小、性质、是否有症状等情况来综合评估,要么当机立断手术切除,以除后患;要么观察随访定期复查,观察它是否有恶变倾向。谁来评估?当然是找肝胆专科医生了,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处理。最要不得的是两种状态,一是神经大条,完全置之不理,往往等恶化后才来后悔;另一个要不得的是紧张过度,寝食难安,不需要手术的非要强求去切除胆囊,其实胆囊是消化消系统的一部分,帮助我们食物消化吸收,并不是无用之物。

谢谢邀请。

胆囊息肉和胆结石是有可能会转化为胆囊癌的。

首先来说一下胆囊息肉: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会发生癌变,通常是当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的时候,医生通常都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一方面是防止息肉反复的发生炎症,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另一个就是防止息肉癌变了。所以当有胆囊息肉时可以用彩超观察一下息肉体积,再结合临床进行治疗。

再来说一下胆结石:

胆结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据临床统计90%的急慢性胆囊炎都是由胆囊结石引起,那么胆囊结石会不会引发癌变呢?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当胆囊结石形成以后,就会对胆囊壁造成一定的磨损,当这种磨损长期存在的时候,就会有导致胆囊发生癌变的风险,所以当胆囊结石存在时间较长,而且症状反复时,就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再为大家科普一下:要想明确胆囊是否有那些病变,首先去做一个彩超,彩超可以对90%的胆囊疾病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而且彩超价格低廉,又属于无痛检查,是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胆囊息肉、胆结石会癌变为胆囊癌吗?这个问题不要混在一起说,因为胆囊息肉和胆结石并不是一回事,以下分别简要回答。

胆囊息肉会癌变为胆囊癌吗?有可能,但也不必要因为有胆囊息肉而恐慌,只是有可能,不是一定,得看具体情况。胆囊息肉有不同的类型,包括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并不是都会癌变,更需要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相对有更高的癌变可能性。怎么办?一般根据息肉的大小,是否有症状等,要么观察随访定期复查,要么手术切除。

胆囊结石会癌变成胆囊癌吗?胆囊结石就是胆囊里面长的石头,石头怎么会癌变?当然不会,这个问题不准确,应该是说,有胆囊结石,是否可能导致更容易得胆囊癌?嗯,这个倒有可能,结石毕竟不是正常的存在,它可能会导致损伤胆囊壁的的损伤,胆囊炎,时间长了,胆囊壁当然有癌变的可能性,不过,总体上,机率很低,不必过于担心。怎么办?同样的,一般根据结石的大小,是否有症状等,要么观察随访定期复查,要么手术切除。

胆囊癌虽然不如肝癌常见,也排在消化道肿瘤的第5位,而且死亡率极高,能活5年的大概20个患者里可能有1个。每年在临床工作中都会遇到胆囊癌患者,但是几乎都是在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时,做病理发现的胆囊癌变,所以说这三者之间是有关系的(关系还有点密切),下面我就给大家谈谈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与胆囊癌的关系,胆囊息肉的治疗与复查

首先讲一讲胆囊息肉会转变为肝癌吗

1、胆囊息肉就是说白了就是在胆囊里面长出来的突起样的东西,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还有一些早期癌变,我首先提一下胆囊息肉发生的风险因素有:男性、乙肝患者、胆囊炎患者、高血脂患者。胆囊息肉癌变以腺癌最常见,而胆囊息肉中医胆囊腺瘤样息肉癌变为主,而且胆囊腺瘤的大小与癌变的风险是关系密切的。尤其是当胆囊息肉大小超过1cm时,发生癌变的风险就会增加;而当胆囊的腺瘤样变大于2cm时基本上是可以判定可能为癌变;有学者研究说当胆囊息肉大于1cm发生癌变的风险是45%,而大于1.5cm时癌变的风险就会增加到2/3。

2、下面这两点一定要记住,很重要。①第一次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的患者,如果息肉比较大,那么以后再变大的风险就高,所以当胆囊息肉大于1cm时就是建议做手术切除胆囊的,而如果在0.5-1cm之间的息肉,一定要进行复查;而对于小于0.5cm的胆囊息肉,研究显示是可以适当延长复查的时间。

3、那么有人会问胆囊息肉癌变只与大小有关系吗?其实除了息肉大小,研究显示还是与其它好些因素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对于年纪超过50岁的胆囊息肉患者;还有就是同时还存在胆囊结石;或者是呈山丘样的隆起,也就是底面较大;还有就是胆囊息肉增长迅速。这里面我要强调一点:只要是胆囊息肉同时还有胆囊结石,那么我建议尽早手术切除胆囊,以免留后患,不管有没有疼痛等症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癌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还有就是基底宽、合并有硬化性胆管炎患者,都会增加癌变风险,建议临床手术干预。

胆囊结石会发生癌变吗

不少人对此都有疑问,到底胆囊结石会不会发生癌变,毕竟有胆囊结石的患者真的是很多。我国的发病率在4-8%之间,照惯例我先说一下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女性朋友、肥胖人群、“三高”人群以及胆囊炎症患者都是高危人群。胆囊结石患者绝大多数不会出现症状,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手术治疗,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旦切了就没有了。

下面我又要划重点了:胆囊结石的存在是胆囊癌发生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要知道胆囊癌患者中大约有70-90%是有胆囊结石的,这就不用多说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吧(其实是结石导致的胆囊发生慢性的炎症刺激而使胆囊癌的发生风险增加,毕竟结石在胆囊里面是个刺激)。总有人不想处理胆囊结石,但是胆囊癌的进展风险是与胆囊结石得病时间长短是关系密切的。

那么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的不同会有怎样的不同呢,首先如果胆囊结石过大(大于2cm),会明显增加癌变风险,而且结石越大,风险相对越高。还有就是胆囊结石的数量也是有关系的,结石越多,风险相对越高。还有就是结石成分的不同,发生癌变风险也不同,胆固醇结石相对更容易发生癌变。

哪些胆囊息肉建议手术切除呢

胆囊息肉是个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毕竟怕癌变,但是也不是一发现都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毕竟胆囊对于人体是有作用的,不能没有指征的就切除。那么你要记住下面些要切除的指标:

①首先就是较大的息肉,单发的超过1cm;

②胆囊息肉患者年纪超过了50岁,基底宽,有增大趋势(息肉增大超过8mm);

③如果合并有胆囊的其他疾病,如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症;

④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胆管的炎症;

⑤如果胆囊息肉长在胆囊出口会影响胆汁排出,有胆囊疼痛的患者;

⑥如果做彩超或者CT等检查发现病变是有强化表现的(增强CT发现有强化是值得怀疑的)。

如果是多发的息肉,直径较小的息肉,早期发现时可以每3-6月做超声复查,这样复查了2年发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时,就是适当延长复查的时间,1年或者2年。

胆结石变胆囊癌的概率_胆囊息肉会转变成癌吗的相关文章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