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皇帝舅舅_皇帝的妹夫叫什么

皇帝舅舅_皇帝的妹夫叫什么

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父系社会中,财产按照父系继承,世系随父系计算,就连血缘关系也以父系为先。对于封建皇权社会的统治阶层而言,这种以父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更为明显。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阶层将中央集权发展到极致状态的同时,也将父系亲属——宗亲和母系亲属——外戚,在各个方面予以明确分开。

就清代爵位而言,爱新觉罗氏作为皇室宗亲,拥有诸如亲王、郡王、贝勒等级别更高、待遇更高的爵位等级;而清朝的外戚成员,至多会获封一等公爵位,较之宗亲爵位,远远不如。

另外,根据《清史稿·诸王列传》的记载,清朝乃系爱新觉罗氏的诸王贝勒“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的结果。有鉴于此,清朝入关以后的军事行动中,康熙年间,“仍以诸王典兵”;雍乾年间,“亦领以诸王”。

而在国家政务处理方面,自清朝创立之初,就有着“亲王皇子等毋得干预政事”的明确规定,直到嘉庆年间,才短暂有过“以亲王为军机大臣”的特例。同治年间,鉴于皇帝年幼、两宫皇太后不便公开理政,只得以恭亲王奕訢为议政王,主导政事处理,但这也仅是“权宜之计,非永远定制也”。恭亲王奕訢以后,才有了“亲贵执政为定例,以迄于亡”的改变。

也就是说,清朝爱新觉罗氏之皇室宗亲,也就是清代皇帝的叔叔伯伯们虽然屡屡被委以领兵重任,但在国家政务处理方面,宗亲被重用的程度较之外戚则远远不如。

抛开外戚家族主要集中在蒙古王公的清初时期,自康熙年间开始,诸如佟佳氏、钮祜禄氏、那拉氏、富察氏、赫舍里氏等外戚家族迅速崛起,并在内廷、外廷中逐渐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发挥关键作用。行至清朝中叶,在重大军事行动中,外戚家族也逐渐取代皇室宗亲,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随着清朝皇权集中的逐步发展,清朝皇帝为何对自己的叔伯们不再信任,反而逐渐信任和重用诸如自己的舅舅等外戚势力家族了呢?

其实,这既是清朝皇帝稳固皇权统治的必然选择,也是后宫影响之下的无奈结果,更有着清朝祖制规定的约束。

1、稳固皇权的必然选择

和前朝历代基本相同,清代皇帝要想使得自己的皇权稳固,必须争取皇室宗亲、满洲勋贵、蒙古王公乃至朝臣势力等各方势力的大力支持和拥护。但对于皇室宗亲,尤其是近支宗亲中的叔伯而言,他们同属于统治阶层,距离皇位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皇帝对这些叔伯重用,势必会影响其在皇室宗亲、满洲勋贵等势力群体中的影响力、支持度,对于皇权绝对是最直接、最实际的巨大威胁。

而诸如佟国维、隆科多这等皇帝的舅舅们,虽然属于皇亲国戚,属于满洲勋贵,但其依然是皇帝的奴才,在皇帝面前依然是君臣关系明确的所在。如此外戚势力,哪怕诸如鳌拜、和珅此等嚣张人物,也断然不敢生出造反之心,只能乖乖服从皇权,服从统治。

所以,鉴于稳固皇权的实际需要,清代皇帝对于诸多舅舅等外戚势力的重用,乃属必然结果。

2、后宫影响之下的无奈结果

外戚势力之所以能得皇帝重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后宫母后、皇后乃至妃嫔的影响。对于清代皇帝而言,册立中宫、迎纳妃嫔,绝不是仅仅是为了解决生理需求、繁衍皇嗣,更多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后宫后妃的管理,拉拢或者制衡前朝势力,以达到稳固皇权的最终目的。

外戚势力和后宫妃嫔之间的关系,乃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所在。也就是说,皇帝对于后妃的恩宠,带来了对外戚家族势力的重用;而外戚家族势力的强大,又会直接影响后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恩宠程度。也就是说,对于外戚势力的重用,既是皇帝对前朝势力平衡的必然结果,又是恩宠后妃带来的必然结果。不管如何,都是皇帝鉴于皇权稳固的无奈选择。

另外,皇太后对于皇帝的主观影响,也是决定皇帝重用外戚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皇太后的兄弟,皇帝的舅舅们,既是皇帝能够足够信任,也是鉴于皇太后主观影响的无奈选择结果。

除此之外,随着清朝中央集权的逐步增强,后金政权时期皇室宗亲“内襄政本,外领师干”的积极作用,逐渐演变成皇室兄弟夺嫡内斗、手足相残的资本和起因。有鉴于此,“亲王皇子等毋得干预政事”的祖制规定才更被皇帝重视,以致皇帝逐渐对自己的叔伯不再信任和重用。同时,作为上一届夺嫡失败而心有不甘的叔伯们,皇帝对他们有着先入为主的提防心理,也导致了皇室宗亲不被重用的现象变成了常态。

参考文献:《清史稿·诸王列传》、《清太祖实录》、《啸亭杂录》

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古代皇帝的确大多数都更愿意重用舅舅,而不愿意重用叔叔或者兄弟。皇帝这么做,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同姓本家的叔伯和兄弟,往往是帝位皇权的最大威胁。

封建王朝是家天下,这个“家”的定义决定了,只要是开国皇帝的子子孙孙都天然有继承帝位的权力。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是同姓本家的叔伯和兄弟,往往都是皇权的最大威胁。

如果在位的皇帝英明神武,他们虽然觊觎皇权,却也不敢动作;但如果在位的皇帝稍微软弱无能一些,他们就可能会蠢蠢欲动,伺机窃取皇权。

比如,吕后死后,陈平、周勃等一批忠于刘邦的老臣,联手齐王刘襄及刘姓诸王,铲除吕氏外戚集团,废掉吕后所立的后少帝,拥戴刘恒即位,为汉文帝。

当时,就有不少刘姓宗室认为汉文帝是典型的“摘桃派”,也就是说,汉文帝的一些叔伯兄弟认为他捡便宜了,按理,这帝位不应该轮到他。

汉文帝是英明之主,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很快就采取措施巩固自己的帝位,通过任用自己的亲信,把军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通过封赏功臣而赢得更多实力派大臣的拥戴。

但汉文帝即便是由一帮德高望重的实力派老臣拥戴而坐上帝位,他本人即便算是英明之主,通过一系列措施牢牢巩固了帝位,依然有刘姓宗室图谋他的帝位。

比如,济北王刘兴居率先发动叛乱,开启同姓王国武装反抗朝廷的先例。汉文帝派兵镇压,叛军土崩瓦解,刘兴居被俘自杀。

三年后,皇弟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动,即被朝廷发觉。文帝派人传讯刘长入京,罢去他的王位,将他发配蜀郡。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也就是说,不论在哪个朝代,同姓本家的叔伯和兄弟,往往是皇权的最大威胁。所以,皇帝为了巩固皇权,一定会严加防范这些同姓本家的叔伯兄弟。

第二,舅舅属于外戚,从法理上说无权染指皇权。

从法理上来说,如果是皇帝的同姓宗室夺取在位皇帝的皇权,虽然不算光彩,但人们还是普遍能接受,因为大家心里都会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终究是“肉烂在锅里”。

但如果是在位皇帝的舅舅胆敢夺取皇权,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就属于标准的“犯上作乱”,罪当诛灭九族,人们都会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谋反行为。

这种观念在封建王朝是根深蒂固的,不管是皇族和贵族、重臣,还是普通百姓,都抱有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封建王朝那些皇帝的舅舅们,都知道这种事情千万别做,做了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还以汉文帝为例。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得到汉高祖刘邦宠幸,生下刘恒,但此后很少有机会再见到高祖刘邦,刘恒被封为代王后,薄姬跟随儿子刘恒到了封地做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着来到封地。

陈平、周勃等一干忠心与刘邦的老臣铲除吕氏外戚集团,考虑到吕后之祸,就选择了母家仁善且势力相对单薄的刘恒即位。

这其中,也有刘恒舅舅薄昭的一份功劳,他冒着生命危险,帮着外甥进京打探消息。刘恒即位为汉文帝后,薄昭被封为轵侯。

薄昭自恃有功,又是汉文帝的亲舅舅,慢慢地,就变得奢靡无度、骄纵不法。甚至胆子大到安插亲信,干涉朝政,逐渐引起汉文帝的不满。

汉文帝十年,薄昭杀朝廷使者犯了罪,文帝不忍心杀他,让其他大臣陪他喝酒,想让他醒悟自杀,但薄昭不肯。文帝只得令群臣为其哭丧,薄昭无奈自杀。

薄昭虽然骄纵,但他也不敢轻易冒出篡夺帝位的想法。因为他知道,骄纵犯法也不至于怎么样,但如果胆敢篡位,那就死无葬身之地,也会被天下人唾骂,永世不得安生。

但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既有忠心耿耿的叔叔,也有心怀不轨的舅舅。

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大多数情况下,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力量的确是来自于同姓宗室的叔伯兄弟,而大多数舅舅则都会尽心尽力扶持和帮助外甥当上皇帝。

但也有例外,历史上既有忠心耿耿的叔伯兄弟,也有心怀不轨的舅舅。

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小时候被父亲司马昭把他过继给了伯父司马师。司马攸比司马炎小10岁,自幼聪慧无比,而且性格温和,亲近贤人而乐善好施。才能和威望都超过了哥哥司马炎。

司马昭对司马攸深为喜爱,本来想要立他为王,但遭到群臣反对,哥哥司马炎被册封为太子,后司马炎即位为帝,司马攸被封为齐王。

司马攸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不管在哪个职位,都颇有建树。司马攸总领军事,安抚内外,非常得人心,为司马炎安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司马炎功劳卓著,为人处事却极为谨慎、低调,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了。但即便如此,还是引起司马炎的猜忌与防范,最终逼迫重病在身的司马攸返回封地,司马攸又气又怒,呕血而亡。

至于心怀不轨的舅舅,仅以东汉时和帝的舅舅窦宪为例,就可以说明问题。

窦宪因为妹妹成为汉章帝的皇后而得以显贵。汉章帝时期,窦宪因为强占公主田园而被章帝严厉谴责,章帝也削去他的实权,让他消停了一会儿。

但章帝驾崩,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宪再次获得机会平步青云,一时权倾朝野,朝中大臣争相巴结。窦宪因为胡作非为惹怒窦太后,他为将功赎罪,请求出兵匈奴。

窦宪自恃征讨匈奴有功,更加嚣张跋扈,甚至想利用太后以谋逆篡位。被汉和帝察觉,遭到汉和帝精心部署剿灭,窦宪兄弟等人被逼自杀。

结语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对皇帝来说,帝位皇权是他的命根子,谁敢打帝位皇权的主意,谁就是大逆不道的反贼,就必须死无葬身之地。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皇帝心里,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对他造成威胁,不管是同室宗亲的叔伯兄弟还是外戚的舅舅,只要侵犯了帝位皇权,皇帝都会想方设法弄死他。

皇帝的帝位皇权如果还不至于受到侵犯,那么,皇帝对同室宗亲的叔伯兄弟的防范之心更强得多,因为他们始终是皇帝的心腹之患;而作为外戚的舅舅,通常要通过和利用皇帝才能得到荣华富贵,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和皇帝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通常他们更能得到皇帝的信赖和重用。

古代皇帝重用舅舅却不重用叔叔,主要是舅舅们比叔叔可靠得多。

在封建社会时期,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一般都喜欢重用自己的舅舅,对他们委以重任,授以高官,从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著名的外戚集团。

其中在两汉时期,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比如像汉文帝母亲薄太后一家,而到了东汉时,作为外戚的舅舅们,更是成为当时朝堂上的主要角色。

但与之相反的是,皇帝们在重用舅舅,大力扶持外家的同时,对于自己的叔叔们,却相当不感冒,不仅很少重用他们,反而动不动就对其进行打压,甚至有机会还往死里整。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们会重用外家的舅舅,却不重用在血脉上更亲近的叔叔呢?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无数次血的教训告诉皇帝们,虽说叔叔是自己父亲的兄弟,但他们显然并不太可靠。

不仅皇帝认为叔叔们不可靠,包括整个宗室集团,对皇帝来说都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什么叫做宗室?简而言之,就是与皇帝拥有同一个老祖宗的那群人,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和皇帝的父系血脉有关系的人。

像叔叔、伯伯、兄弟等,这些都是宗室的成员之一,正因为他们与皇帝有血缘关系,所以他们也被称之为皇族。

按理说,这些宗室们既然从血缘关系上来讲,是皇帝最为亲近的人群之一,那么理应该被皇帝重用才对。

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宗室的态度历来就相当冷淡,很少去重用他们。

当然,也不是所有皇帝都不重用宗室,至少在秦朝之前,君王们对宗室还是比较重用的,包括东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宗室中曾出现过很多在朝堂上担任重要职位的例子。

但这一切,到了秦朝时就戛然而止。

从秦朝开始,宗室就逐渐不再被君王们重用,尤其是在秦始皇嬴政亲政之后,对于宗室的封赏,几乎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其一,当时秦国的宗室,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实力,说白了就是没出什么像样的人才,整个赢氏宗族中,可能也就秦始皇嬴政的叔父嬴傒还能上台面,其他的赢氏宗族成员,很难挑出来一个能堪当大任的人。

没有能力,自然就得不到重用,这是自古以来都适用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其二,秦始皇在位后,他的目光不仅仅是做一个诸侯国,而是一统天下,既然要完成一统天下这个伟大目标,那么就必须吸纳更多的人才前来为秦国效力,不管是将才还是帅才,总之就是需要那些对秦国事业有帮助的人。

而上文也讲到,在秦国的宗室内,是没有这样的人才的,那怎么办呢?自然是征召天下的有才之士。

因此,秦始皇嬴政在重用有才之士时,自然就会把秦国那些没有能力的宗室晾在一边了。

其三,对秦始皇来说,作为与他血脉最近的赢氏宗族,不仅没什么积极地作用,反而还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在招揽人才的时候,赢氏宗族由于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还联合起来,干出了驱逐外客的事情。

不仅仅是在秦始皇当政时期,在他之前,包括他的父亲和爷爷在位时,宗室一直以来都是麻烦的制造者,制造矛盾最多的也是他们,如此一来,秦始皇吸取前辈教训,自然也就不会重用他们。

最重要的是,秦国当时的律法,规定了没有能力和没有战功的人,是做不了太大的官职的,因此,秦始皇也不可能会冒着违背律法的风险,去重用这些没有什么能力的赢氏宗族。

当然,秦始皇嬴政在位时不重用宗室,有一定特殊的时代背景,但在他驾崩前后,秦朝在权力更迭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则是后世不敢重用宗室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驾崩于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在他死后,他的次子胡亥,联合赵高以及李斯,下发了假诏书,诏书内容为秦始皇安排胡亥继位,而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则被胡亥等人假借秦始皇的名义,逼迫其自尽。

胡亥的所作所为,为秦朝的覆灭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同时,也为后世的皇权的更迭,起了影响极坏的头。

那就是,皇帝这个位置,是可以通过手段争取来的。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人讲究“家天下”,所谓“家天下”,即帝王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自己一家的私产。

而皇权,同样也是世代相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袭君主制”。

“家天下”这种现象,是原始社会氏族体系解体后开始出现的,严格来说,从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家天下这种概念,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变迁,这种概念也就逐渐演变成了更为清晰的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江山和政权就成为了私人财产,比如汉朝,江山是刘家的,那么刘家的人就人人有份。

这样的有个好处,就是刘家的人都有义务保护属于他们的江山,但除了这个好处之外,更多的就是坏处。

什么坏处呢?这就意味着,这个皇位,人人都有机会去坐。

比如说刘邦死后,刘盈能当皇帝,刘恒也能当皇帝,甚至可能的话,刘邦婚前所生的儿子刘肥,同样也可以做皇帝。

也就是说,作为同姓的皇族宗室来说,只要时机允许,自己再努努力,那么他们都是有机会登上皇位的。

而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比如,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到唐朝灭亡,整个数百年的时间里,皇族的宗室内因为抢班夺权,上演过无数次自相残杀的事件。

北齐王朝的开国皇帝高洋,就是踩着他兄长高澄的尸骨登上皇位的,虽说史料上记载的是高澄是在篡夺北魏政权前夕被家奴所杀,但在高澄被杀的第一时间,是高洋赶到了现场,而在高洋赶到后,高澄死了,刺客也死了。

究竟高洋是去抓刺客,还是去帮刺客,这就很难说了,总之他是在高澄死后,登上了皇位。

而高洋之后,他的儿子高殷前脚刚继位,后脚就被自己的亲叔叔高演赶下了皇位,并且还被秘密杀害,年仅十七岁。

除了北齐有宗室操戈的情况之外,还有就是结束南北朝统治的大隋朝,同样也有这种事情的发生。

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原本立的太子是长子杨勇,但最终在一番角逐之后,次子杨广胜出,而杨广得势后,他的大哥杨勇,以及弟弟杨谅,全部死在了他的手中。

隋朝对皇权的争夺,尚且属于暗中操作,而到了唐朝,就达到了明抢的地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初期发生的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七月,秦王李世民提前派兵埋伏在长安城的玄武门附近,将前来上朝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先后诛杀,迫使父亲李渊最终将皇位传给了他。

如果说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宗室夺权流血事件,尚且影响有限的话,那么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完完全全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

这个示范告诉后人,嫡长子的地位,并不是不能动摇的,而皇位也是可以抢过来的。

有了这种思想基础,在李世民之后,一直到唐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唐顺宗李诵登基,才算是真正出了一个以正统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

而在唐顺宗之前,要么是弟弟抢哥哥的皇位,要么是叔叔抢侄子的皇位,还有老妈抢儿子的。

这还只是唐朝,再往后类似的例子照样时有发生,比如大明朝的朱棣,不就是硬生生的把侄子朱允炆赶下皇位,自己个儿登了基吗?

要知道,这还是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防着宗室,不重用宗室后的结果,但即使压制着,这些宗室们还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如果重用他们,岂不是早就乱了套吗?

那么,历史上难道就没有重用宗室的皇族吗?确实是有,但最终,他们依然还是以血的教训收场。

游牧民族出身的契丹人,就在建立辽国之初,采取了大力重用宗室的政策。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建立辽国,建国之初,阿保机将他的三个嫡子,纷纷委以重任。

其中,长子耶律倍被立为皇太子,并被封为东丹王,次子耶律德光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掌握实权,三子耶律李胡也被委以高官。

但在阿保机死后没多久,长子耶律倍与次子耶律德光就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最终,耶律德光即皇帝位,是为辽太宗。

而败北的耶律培,不得不远走他乡避难,并在不久后,莫名其妙地被杀。

不仅仅是阿保机儿子这一代人争夺皇位,在他们之后,他们这三房的后代,又因为皇位,整整厮杀了四代人,足足历经了五个皇帝。

直到辽圣宗耶律隆绪登基后,靠着太后萧燕燕的铁血手段,将另外两房赶尽杀绝,才算是最终结束了辽国的宗室内乱。

通过上述的诸多例子就可以知道,重用宗室的最大弊端,就是宗室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在争夺皇位的时候,成本是相对较低的。

毕竟他们都是一家人,你能当皇帝,我自然也能当皇帝。

而这个道理,历朝历代的皇帝也相当清楚,因此,为了自己皇位的稳定性,他们也就不会重用包括叔叔在内的宗室们。

但对于如舅舅这样的外戚,皇帝们却是另外一种态度,那就是扶持和重用。

之所以会重用他们,是因为外戚的权势,建立在皇帝的妻子(或是嫔妃)身上,只有这个人成为皇后,或是受到皇帝的宠爱,那么外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这样一来,皇帝就有自主权,来决定哪个外戚能掌控权力,同时,皇帝也拥有裁决权,只要哪个外戚太过分,那么皇帝分分钟就能让这个外戚灰飞烟灭。

也就是说,外戚是依附在皇权之下才能生存的,离开了皇权的支持,外戚什么都不是。

比如西汉时著名的外戚卫氏家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卫子夫的存在,卫家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而卫青和霍去病也就成为了重臣,但在卫子夫死后,卫家的地位,很快也就一落千丈。

由此可见,外戚的权势,除了依附于皇权而存在之外,还具有时限性。

换而言之,就是外戚可以更新,新的外戚家族可以取代旧的外戚家族,毕竟不管是皇后也好,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子也罢,她们总会有老去和死去的一天,一旦她们不在了,那么她背后的家族势力,也就会被新的家族所替代。

这样一来,皇帝们就不怕包括舅舅在内的外戚权势过大,反正他们早晚又退出的一天。

最重要的是,重用舅舅可比重用叔叔安全可靠得多,纵观历史,外戚篡权夺位并能成功的,仅有王莽一例,除此之外,再无第二家。

当然,并不是说重用外戚就没有任何弊端了,同样也有不少坏处,只不过,与重用宗室对比,危害会小一些,因此,皇帝们也只能是两相害取其轻,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了。

大家好,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导语:

古代做皇帝虽说是九五之尊,万人之上的唯一一人,但治理国家往往还是需要“助理”的,这些人或为身残志坚的太监们,或为自家大舅。为什么不用关系更为亲密的叔叔而是大舅们呢?

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叔亲舅疏的宗法制度

在农村有句俗话叫“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话虽如此,但其实叔叔和舅舅从血缘上来看都是差不多亲。这里所谓的“姑舅亲”其实是一种感情的上的亲,而在古代的帝王家中,皇家的法统来看,叔叔却是更亲。这个亲不是说关系上的亲,而是因为叔叔也是皇室中人,而舅舅属于外戚,是“外面”的人。

故而舅舅从法理上不具有危险自己正统帝位的可能性,除非篡位。而叔叔却是有可能可以继承帝位的人选之一,因为宗法制度承认叔叔,不承认舅舅。

五代南唐时代,南唐元宗李璟,在南唐保大五年,以弟弟李景遂为皇太弟“五年,以景遂为太弟。”《新五代史》

而且还把政务交由李景遂处理,但弟弟其实不太愿意当皇帝,一直推脱不愿,之后终于改立其长子李弘冀为太子,但二人的矛盾却是埋下了祸患。

成为太子的李弘冀可能出于字自卑的心理,担心父亲再改立叔叔为太弟,竟然下毒手。《南唐书》记载:

弘冀刺知之,乃使亲吏持鸩遗从范。使毒景遂,景遂击鞫而渴,索浆,从范以进之,暴卒。

再如明朝建文帝时代,叔叔们各握重兵,朱允炆哪敢重用。因为重用很大的可能是养虎为患,令叔叔们在朝廷之中结交百官,岂不更危害江山社稷,所以对于叔叔而言,只有“削藩”的路子。

叔叔夺位的情况历来都有,南朝宋明帝刘彧夺侄子刘子业帝位,南朝齐明帝萧鸾夺侄孙萧昭业帝位,南朝陈宣帝夺侄子陈伯宗帝位等等。

所以不能“养叔为祸”,因亲而疏。

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

很多时候,皇帝重用舅舅,不是因为自身的缘故,而是因为母亲也就是太后的原因。皇帝年幼,太后辅政,而太后能依靠的不是夫家的人而是自己的兄弟。

比如汉朝明帝病逝后,十岁的刘肇继位为汉和帝,之后任用母亲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多次对匈奴用兵,但窦宪后来膨胀了,13岁的汉和帝联合宦官除掉窦氏一族。

东晋时期的庾太后在其丈夫晋明帝死后,晋成帝继位,太后哥哥,晋成帝舅舅庾亮辅政。

东晋的朝廷初期其实非常的乱,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晋成帝在位期间,任用舅舅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王室,虽然收效甚微。

等等。

真的爱舅舅

虽说是皇帝,但也有看重情谊的皇帝。

北魏宣武帝元恪在外祖父高扬死后,开始思念起舅舅来,就把舅舅高肇兄弟几人都征召入宫,封高肇为平原郡公,高肇弟高显为澄城郡公,三人同日受封。

之后高肇担任尚书左仆射,兼任吏部、冀州大中正,还两次娶北魏公主为妻,更是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

宋朝曹皇后的弟弟曹景休,传说中八仙之中的曹国舅,宋英宗虽是宋仁宗的养子,却也在即位后对舅舅很照顾,曾被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年老时还允许入宫亲侍太后疾。

结语:

皇帝重用舅舅的原因有多个,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应属舅舅不具有宗法制的法统的原因。但惧怕叔叔谋权而重用舅舅,却往往导致另外的局面,也就是外戚弄权的情况,轻者为不法之事,重者颠覆朝廷,危险系数也是很大的。

皇帝重用舅舅不重用叔叔有两个原因:

一,帝王权利制衡朝政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讲的是一人荣华富贵了,全家跟着享福!当了皇帝自己的叔伯肯定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同样有大官可以做,权利自然也就高了,一定程度上分散着皇权,这种情况下,皇帝只能重用舅舅们抑制叔叔们的权利,让他们争权,同时自己能够驾驭他们两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皇权,同时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一方就被另一方吃掉,或者皇权也有可能被彻底分散!这是帝王处理朝政一言堂的最好办法!比如康熙皇帝,在明珠索额图的问题上就处理的很机智!

二,培植自己的力量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皇帝无能,或者臣强主弱,就会有叔伯兄弟等来抢夺皇位,他们是第二继承人,如果叔伯抢班夺权,就只能靠舅舅们领导群臣来抵抗夺权者,其实就是皇帝的一个重要棋子!

中国历史上,有关皇帝的亲戚们那些事儿,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于舅舅们,皇帝大多高看一眼,即使不重用也会优待;但对于自己的叔叔们,大多都跟防贼似的,甚至全砍完也不是没可能。

前者比如汉朝——两汉的皇帝,大多重视外家,尤其是东汉,外戚把持最高权位——大将军几乎成了定规;后者则可以参考南朝刘宋时期的几位小皇帝,个个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叔叔们往死里弄,最后让萧道成占了便宜。

这就很奇怪——按道理说,舅舅毕竟是外人,和自己还差了一道;叔叔伯伯可是正经自家人,流着一个老祖宗的血,带着同一条Y染色体,怎么皇帝们就那么不喜欢叔伯呢?

其实原因归根结底就一条——权力。

无需大数据分析,熟悉历史的朋友自己就能想到——

中国历史上外戚篡夺皇权成功的案例,基本只有王莽一个(王莽也不是小皇帝的舅舅);但是由宗室篡权成功的,可就数不胜数了。且不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数不胜数的宫廷政变,单说大名鼎鼎的靖难之役,不就是叔叔篡夺侄子权力的最典型案例?

为什么叔叔们容易篡权呢?因为他们和皇帝是一家人。正因为他们是一家人,所以不仅在法理上存在着当皇帝的可能性和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更无限地扩张了他们的野心。还是以朱棣举例子,他如果不是朱元璋最能干的儿子之一,会有那个胆子去抢侄子的位子?

但是舅舅们就没有这个问题。尽管外戚也是最显赫的贵族,但却没法和皇帝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宗室亲王们相比。从篡权的实际可能来说,他们篡位的可能性比宗室要小得多。而王莽的案例和结局,不仅警醒着每一位外戚和皇帝,更宣告了外戚夺权的不得善终。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外戚的尊贵是寄托于固定的皇帝身上的,而宗室的身份却是天生钦定的。比如朱允炆的舅舅,在朱允炆失踪以后就立刻失去了外戚的身份;但是朱允炆的其他叔叔们,却并不在乎朱允炆死不死——反正他们都是亲王。

天家父子无亲情,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您还知道什么有关外戚和宗室之间的有趣秘闻嘛?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交流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古代的皇帝的确非常愿意重用舅舅而不用叔叔,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动用叔叔,保不齐第二天皇帝就不是自己了。

你只认我做娘舅之亲……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认你做外甥。

这句话出自《水浒传》,在《水浒传》当中的第14回,其实亲娘舅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称呼,在南方一般称之为老娘舅,而在北方称之为舅舅。亲娘舅这句话更多的是在影视剧、电视剧或者古代的一些历史书籍记载当中的称呼。

但无论如何,我们会发现,舅舅的地位在整个家族当中几乎是无法替代的。而舅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整个家族的影响力也是无法忽视的。那么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称呼,亲娘舅是怎样来的?

舅舅的称号

目前来看,亲娘舅也就是自家的舅舅。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称谓。但无论如何,它只有一点解释,那就是母亲的兄弟。请注意,我们姑且认为是母亲的任何一个兄弟。当然指的是亲兄弟,都当做我们的舅舅。

那么自然而然能够理解,为什么古人对于舅舅如此偏爱。在古代重男轻女家庭里面,如果有男孩子,那么整个家就能够扬眉吐气,整个家族也能够传宗接代。但如果生了一窝都是女孩子,那不好意思,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既可能迎来邻居的嘲笑,有可能会有无人养老的后顾之忧。三言两语间,我们可能就已经把舅舅的地位了解个通透。在民间,舅舅尚且如此,一方面他是娘家与自家妹妹或者姐姐嫁出去的那一个家庭的纽带和连接,与此同时,在自己的本家也是顶梁柱,能够做到说一不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甚至还要起到传宗接代的任务。那对于皇族来说,舅舅有着怎样的特殊之处,导致一些帝王宁愿用自家舅舅也不愿意用本家的叔叔大爷呢?

皇族的传承顺序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在皇族是有一系列的传承规则,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时期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兄终弟及以及一系列的传承。我们可以姑且立一个规则,那就是皇帝如果生下四个孩子,只要大儿子没犯什么错误,智商也没问题,情商也没问题,没有什么严重疾病,不会影响到帝国的走向,那么大儿子会当皇帝。

哪怕大儿子有某些缺陷,大儿子也会当皇帝,但如果大儿子没了呢?常规情况下来看,会让二儿子或者其他儿子来当皇帝。但是明朝的朱元璋时期是个例外,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太过于稀罕这个大儿子了,于是只能把自己的皇位传递给下一个,也就是朱标儿子,朱元璋儿子的儿子。

但是这一个传递顺序导致部分皇子不满意,这其中最为不满意的就是燕王朱棣。因为朱棣在北方漠北地区一直在抵抗对付敌方的侵袭,甚至能够守护大明帝国的正北面。但是新上任的这个皇子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想着对自己的叔叔们下手。

一来二去,朱棣抓住了时机,发动了靖难之役。不久之后的一天,大明帝国改朝换代,新一轮的皇帝顺利登位。而这个新一轮的皇帝,就是朱允炆的叔叔,大明帝国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叔叔的可怕之处

那么紧随其后,我们就要讲一讲叔叔有着怎样的可怕之处呢?理论上来说,叔叔也好,大爷也好,他们都原本享有着决策权或者主动权,这个主动权就是能当皇帝。换句话来说,如果在清朝或者其他年代,一般情况下是立贤不立长。

哪怕你是长子长孙,只要你不是贤明的人,那么就不会册立你为皇帝。这种情况之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争斗,因为所谓的贤明不贤明,完全是由个人说了算的。这个人是谁呢?答案就是大明王朝的即将上任的这个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大明王朝现阶段的皇帝

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到了不立嫡长子的状态,那么这个皇帝能否成为皇帝,一切都充满了斗争。比如现阶段的皇帝可能会有偏好,如果有四个孩子,他特别喜爱老二,可是老二并不是非常贤明,也不能够掌控整个天下,也不能够给天下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但无论如何,皇帝就是铁了心,非得让这个儿子当皇帝,那谁也没招。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一旦这个人当了皇帝,就会对自己的兄弟们有所忌惮。毕竟自己不是正当的当上皇帝的。

自己也没有如此多的能力,自己也无法对整个帝国带来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个皇帝的命在短一点,生下来个儿子,抓紧时间把皇位过继给了自己的儿子。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儿子会不会对自己的叔叔有所忌惮?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这个儿子没心没肺,和自己的这几个叔叔玩得很开,保不齐某一天给自己的这几个叔叔其中一个人一大部分权力之后,整个帝国也就垮台了。第二天的时候,自己人头落地,叔叔们其中之一也有可能会顺利登位,成为下一轮的皇帝。

为什么不用防范舅舅呢?

紧随其后又有另一个言论了,为什么你防范叔叔却不防范舅舅?难不成舅舅不可能争夺你的皇位吗?没错,的确是这个样子,古代的时候皇家的争夺是非常残酷的。保不齐今天有你没他,明天有他没你,双方之间只能有一个人活到最后。

而真的活到最后的那个人就是皇帝,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有人说:自古帝王无亲情,其实这个所谓的自古帝王无亲情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我们不做过多阐述和剖析。

但无论如何,我们会发现古代的时候皇帝讲究的是一脉相承。指的就是谁当皇帝,谁的子孙后代就要当皇帝,谁的子孙后代的子孙后代要当皇帝,中间绝对不可以断层。如果一旦断层,那就是改朝换代,比如唐宋元明清之间的时代变化。

但是我们会发现舅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参与到皇权争斗当中来的,即便是参与的皇权争夺当中来,也愿意让自己的外甥来当皇帝。原因很简单,母以子为贵,舅舅也是这个样子

自家外甥如果是皇帝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天底下的事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当不当皇帝已经不吃劲了。如果这个时候舅舅死皮赖脸的想着当皇帝,那保不齐天下大乱,自己不要说当皇帝了,就是这个皇帝的舅舅都当不成了。

除此之外,舅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愿意拥立自家外甥的皇帝,因为自古以来也没有舅舅当皇帝这样一个传统。充其量自家外甥当了皇帝,外甥给自己一部分权利,这样自己可以耀武扬威,可以风光一段时间。

这也算是为什么舅舅愿意帮助自家的孩子当皇帝,除此之外,舅舅也会有一层的权力约束。权力约束就是自家姐姐或者自家妹妹,毕竟自家姐姐或者自家妹妹还是这个孩子的亲娘呢,相互之间有个约束,舅舅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自家外甥。

再者来说,一般情况下舅舅也不会出去触及皇权也不会触及到核心权力,充其量当个朝廷大官,然后被这些官员巴结着,除此之外再没有太大的威胁性了。这也是为什么皇子当上皇帝就非常信任自家舅舅,因为自家舅舅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

顶了天,舅舅犯了什么错误,皇帝批评一两句也就算了。整体来说,舅舅无论如何都是舅舅,但是叔叔却未必是叔叔。因为叔叔早晚有一天会成为那个取代自己的人,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们都非常忌惮自家叔叔,却愿意信任自家舅舅。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快乐、知识,也诚挚的期望您在阅读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古代皇帝身边都需要自己的心腹来协助自己治理国家。大家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是不是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般协助皇帝管理朝政的都是自己的舅舅,那么皇帝为什么重用舅舅而不重用是叔叔呢?今天我就给朋友们讲述历史真相!

朋友们,我认为皇帝重用舅舅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舅舅与叔叔相比,争夺皇位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

因为舅舅,也就是外戚,受古代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影响,继承皇位制度只承认叔叔,不承认舅舅。

即使舅舅权利再大,也没有几个胆敢篡皇帝位。除非是篡位,但就会招致举国征讨。

所以,但凡哪个朝代的皇帝舅舅,也不敢篡皇帝位。

而叔叔则不然,叔叔属于是皇帝本家人,也是皇氏成员,对于皇帝的位置拥有继承权,随时可以取代皇帝。

朋友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叔叔篡位的案例比比皆是:

例如宋明帝刘彧夺侄子刘子业帝位;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陈宣帝夺侄子陈伯宗帝位……等等。

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心里都清楚,叔叔对自己的帝位有一定的威胁性,都不会重用叔叔的。

第二、受皇太后的影响。

皇太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的思想。

因为皇太后想要牢牢掌握权利,就需要家族势力支持,就需要依靠自家的兄弟们,也就是皇帝的舅舅们。

换一句话说,往往皇太后在危难之时,雪中送炭的都是皇帝的舅舅。

所以皇太后一般都会施加压力给皇帝,让其重用舅舅。

比如:汉和帝刘肇、汉文帝刘恒、晋成帝司马衍、宣武帝元恪……等等都是任用舅舅辅政的。

所以朋友们,综上所述,皇帝重用舅舅,一方面是能让自己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则是受皇太后影响而无奈的选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很简单,叔叔可能会篡位,但舅舅篡位可能性不大。

在从古至今的中国王朝里面,叔叔伯伯篡位的事情并不罕见,而且也容易成功。

比如朱棣逼死了侄子建文帝上位,方孝孺表示不满。朱棣就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情,外人不得过问。

其实,这个道理也说得通。

朱棣虽属于篡位,但皇位仍然在朱家人手中,也不会改朝换代,甚至朝廷大臣都不会变动,对国家影响不大。

而老百姓来说,本来平时也看不到皇帝,叔叔做皇帝还是侄子做皇帝,对他们没什么不同。

但是,如果是舅舅,就是外戚,外姓。外姓篡位可就不同了,站在古代的道德观念,这是大逆不道的,很少有人会服他。

而且,外戚篡位以后会改朝换代,对老百姓和国家都会有较大影响。

最有名的外戚就是王莽。王莽当时口碑极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而皇帝有只有9岁。

王莽在这种情况下篡位,仍然引起全国的反对和指责,最终垮台。

况且,外戚集团难以常年保持权势,像王莽家族这种外戚是极少见的。

因为外戚必须有女性成为皇后或者皇太后,一旦她们死了,外戚就失去权力的根基,很容易完蛋。

而王爷叔叔们则都是世袭制度,始终都在权力中心打转,可不是外戚可以相比的。

叔叔的儿子也有资格当皇帝,舅舅的儿子没有资格当,叔叔有念想,舅舅不可能有这想法,难度太大。

问这个问题的人有点傻啊!这还用问?叔叔是父系亲属,也就是父亲的兄弟,这都是有继承权的亲属,皇帝还敢重用吗?全力防备都来不及。

而反过来说,舅舅都是母系亲属,也就是母亲的兄弟,天生与皇位无缘,不可能成为外甥皇帝的皇位竞争者,反而,舅舅家的富贵,很大可能性,都是来自于当皇后或妃嫔的姐妹、以及当太子或皇帝的外甥。

简单说来,就是舅舅们是皇帝的天然助力,而叔叔们是皇位的天然觊觎者,所以,一般情况而言,皇帝们都更容易重用舅舅,而防备叔叔。

当然,凡事也不是绝对的,特殊时期,仍然可能有例外。

外戚势力大到影响皇权时,皇帝外甥仍然可能对外戚的代表人物舅舅们动手。

比如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对汉文帝即位一事是出了大力的。

汉文帝刘桓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但在吕后当权时期,刘邦的儿子们都倒霉,几乎被诛杀殆尽,刘桓的母亲薄姬不受宠、刘桓本身在皇子中也不突出,因此被放过,还到了偏远的封地代国。

后来,吕后病死,吕家人被刘氏宗姓联合大臣诛杀,大家推举新王登基,便想到了母家势弱的代王,认为代王比较忠厚,薄姬也比较温和,不会再出现吕后那样的外戚专权的情况。

但刘桓被推出来当皇帝时,是非常害怕的,以为是一场阴谋,不敢去,舅舅薄昭便为他忙前忙后,打探消息,还陪姐姐和外甥一起去长安,最后刘桓顺利登基,薄昭作为国舅,身份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不过,后来薄昭的儿子为非作歹,被大臣们告状,汉文帝迫于压力,便要处理薄家人。

薄昭到宫中求情,却见汉文帝正在给自己立牌位,那意思便是逼他自杀,万般无奈,薄昭只得自尽。

像汉文帝这样逼死舅舅的皇帝还不少,不管是出于本心,还是迫于无奈,说明封建帝王心目中,舅舅虽然是可堪利用的对象,但如果真的与自己的利益冲突,仍然可杀。

这个就是古代“宗法制”“家天下”相结合的特点了,这种制度,给了叔叔可以“篡位”的机会,但舅舅却是不行。

若是论起我们古代最早成型的宗法制,那可以追溯到周公旦摄政时期,他为了打造“小邦周”统治天下、被尊为天下共主的新秩序,严格规定了同宗之内宗法制的尊卑先后,宗法制定义了宗族内部的继承关系,但也诞生了新的继承关系。

简单地来说,宗法制构建了秩序,以前宗族内难以分尊卑,只以能力说话,可宗法制规定了“主脉”、“支脉”,所有的大头财产,都将由主脉继承,不看能力看血脉,但是宗法制也制造了一种继承关系,那就是当主脉势微视,主脉有“补位”的资格。

从伦理的关系上来说,皇帝就是“主脉”,皇帝的叔叔就是“支脉”,后者是有继承大统的资格和可能性的,所以对于自己数数,历代皇帝防了又防。

而先秦的历史上,也有一个很经典的“叔叔篡位”的案例,这个案例堪称是后世帝王“防火防盗防叔叔”的源头:周孝王篡位。

周公旦当年因为周成王年幼,于是便摄政大周,当时大周的最高实质统治者,就是周公旦,不过周公旦权力再大,他始终都没有篡位,自身给“宗法制”做了一个好榜样。

成康之治后,姬家的国库充盈,足以控制天下诸侯,一切稳定,可他们没想到的是,祖先有多努力,子孙就有多败家,自西周第五代君主周穆王起,大手脚花钱的习惯就不曾收敛。

比如周穆王自己,花空国库远游,还说自己见过西王母,而他的儿子周共王又爱面子,国库已经被花完了,但为了赏赐诸侯,他不得不开始“送地”,这就是周王室后来土地越来越少的滥觞。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子必有其后,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上位后,直接就是王炸,他本来性格就软弱,但却爱享受,国库根本禁不住搜刮,一空再空,他在位时还导致外敌西戎强行进攻周都城,让西周的都城只能迁移。

说实话,当时已经有很多人看周懿王不顺眼了,其中就有他的叔叔姬辟方。

别人看他不顺眼不要紧,但姬辟方看他不顺眼,那就有点危险了。

周懿王在位时,立的太子乃是姬燮(xie),按理说继承王位的也是姬燮,可谁知道,在周懿王驾崩后,他的叔叔带着一群文臣武将发动政变,把姬燮给顶了下去,自己当上了周天子,所以第八任周天子,乃是第七任周天子的叔叔,第九任周天子的叔父。

从这里来看,对于皇帝而言,叔叔危不危险?

那么既然都有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来保护周天子的王位,为啥姬辟方还能成功?

根本原因就是“民心”、“人心”。

其实宗法制也是有弹性的,因为在讨论宗法制的时候,还需要了解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家天下”,假设一个统治者,他自己就没有后嗣传承,那么嫡长子继承制就用不上,此时就需要遵循家天下的原则,在自己的家里找人。

亲弟亲哥,这些是家人。

那么叔叔伯伯,堂弟堂哥呢?

同样的,他们都是家人。

放在周懿王的情况上来讲,他是有儿子的,甚至连传位的太子都立好了,可问题是,他们这一脉,因为犯错太多被小瞧了,特别是周懿王,连都城都迁了,他自己的君德不够,自然就造成儿子后来即位有困难,所以大家宁远把周懿王当做没儿子的情况来安排,效仿周公旦摄政,让姬辟方上位。

姬辟方,也就是周孝王。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

只不过周孝王和周公旦的区别在于,周公旦大公无私,周孝王却辅政辅到自己当周天子,这样一搞,大家就不好说他是辅政还是篡位了,可在法理上,人家这样做,外人还真的是不好去说的。

而且不得不说,人家安排姬辟方上位这个决定还真是没错,姬辟方成周天子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去找场子,屡克西戎,颇有一种周武王的风范,这也是因为周孝王年纪本来就不小了,贪图享乐什么的早就忘却了,能干实事,的确是个好天子。

在不久后,周孝王就把西戎打得服服帖帖的,让西戎自己跑来献马投降,俯首称臣: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伐西戎。五年,西戎来献马。”

可惜的是,自西戎被打败后,周孝王年纪大了,没有生命支撑继续完成他振兴周王室的愿望,而这位“叔祖”做人也厚道,他抢了姬燮的王位,没有说就一直抢下去了,在他驾崩后,王位又给回了姬燮: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这看似好像又可以包装成一作美谈,但问题是,人家姬燮自己,还有后世的帝王,他们真的这样想吗?

在他们眼中看来,他们自己贪图享乐,腐朽无能,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凭什么叔叔跑来干预?

或许仁君对此还表示理解,但那些控制欲强的君主,或许还真的不会理解,他们只知道如何先保住君位,这是第一原则,对外虽说家天下,可在家族内部,叔父辅政,看起来又何曾不是一种种存在着潜在危机的“禅让”。

侄子干不好,那就让位让叔叔来,试问哪个侄子愿意?

如果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有让贤的觉悟,哪里来的昏君?

所以咱们再从“法理”角度去看“外戚”(皇帝的舅舅),那么就能发现外戚的安全和方便了。

皇帝的舅舅,就是被归类为外戚这个关系里面的,跟皇帝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在宗法制、家天下这两个维度上来讲,二者没有任何可以连结的利益关系,说通俗点就是,皇位跟舅舅没有关系。

皇帝可以昏庸,舅舅只能劝,但不能有其他的动作,也是因此,皇帝的舅舅自古以来大多数不仅仅扮演一个皇帝重臣的角色,还是皇帝对抗“宗族”势力的重要依仗。

先秦时期,最经典的外戚就是秦宣太后芈八子的弟弟魏冉。

当年秦武王在周王都阅兵,举鼎示威,谁知道却乐极生悲,自己被大鼎压死,这导致秦国王位空缺,芈八子带着儿子秦昭襄王匆匆进场抢夺,而芈八子当时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借助,只能让弟弟魏冉参与进来。

拿下了王位后,芈八子和弟弟魏冉几乎是摄政秦国,就连白起都是魏冉扶持起来的,可是外戚摄政,他最多也只能是摄政,等到秦昭襄王长大,一样能把权力给拿回来,这个道理,是秦昭襄王、芈八子、魏冉都懂的道理。

后来事实也是这样,秦昭襄王只以范雎之计,便架空了母亲宣太后还有舅舅魏冉,为什么会如此容易,难道是范雎的计太厉害了吗?

范雎的计,也只是普通的计,真正让二人放手的,是宗法制、家天下对王权的保护,他们可以帮助年幼的秦昭襄王摄政,但是要想取而代之,却是没有一点可能性以及可以支撑的理由,这是人的能力无法跨越的鸿沟。

以魏冉为例,自此之后,凡是擅长心术的皇帝,都喜欢重用外戚,特别是舅舅的角色。

在汉文帝登基前后,其舅舅薄昭作为和长安朝堂的联络人,出了很大的力,而汉文帝登基之后,朝政大事也是由舅舅出面代言,看汉文帝对舅舅那么好,想必也以为汉文帝对自己刘氏族人也不会差。

可事实却是,在汉文帝来到长安之前,陈平和周勃为了消灭覆灭吕氏的后患,把汉惠帝还在世的、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儿子全部以“非亲生”为由杀掉,可谓是十分残忍,而这个过程中,汉文帝压根没有出面阻止。

到了后来,薄昭和汉文帝的“蜜月期”也过了,随着汉文帝越来越熟悉朝政,他才和薄昭发生了政治上的冲突,而薄昭这个人的确也是有些飘飘然了,在朝中作威作福,无视朝纲,甚至擅自杀害了朝廷的使者,让汉文帝十分愤怒。

可汉文帝这个人的脾气很好,他不知道怎么让舅舅伏罪,最后竟然想出组织大臣们给舅舅“哭丧”,这才把薄昭逼得没辙了,看到汉文帝来这一出,薄昭面色黯然,知道避无可避,最终还是决定自杀了事。

从汉文帝针对薄昭,再到卸掉薄昭权力,逼其自尽,这整一个过程,薄昭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即便他是曾经帮助汉文帝上位,权倾朝野的皇帝舅舅,但只要是皇帝卸他的权力,他是一点抵抗都不可能存在。

就连汉文帝如此性格懦弱的皇帝都能拿捏外戚,这一套方法,谁不喜欢?

汉武帝也学着爷爷来这些招,在汉武帝登基早期,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生母王太后就分别安排外戚进来参政,窦王两家势力几乎分割了朝廷,代替两宫太后的意志执政,汉武帝很苦恼,不过也在隐忍,蓄势待发。

后来汉武帝使了一点小计,让窦婴和田蚡(汉武帝舅舅)互相死斗,最终以不费吹灰之力除掉了两宫安排的外戚,但是这两位外戚打下的好局面都被汉武帝所享受了,对于皇帝来说,就没有比这个代价更小的“免费劳动力”了。

所以为什么有汉一朝,外戚问题是个大问题,可外戚问题再大,却永远篡夺不了江山(王莽是个例外),真正让汉朝覆灭的,反而是来自于其他外力的干涉,而且对于汉献帝而言,他的“皇叔”刘备,实际上也是覆灭他的本质之一。

虽然刘备自称“皇叔”这个事情一直都被怀疑真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人,后世的人都会因为刘备是刘氏宗族从而被认为有继承大统的资格,这个便是“家天下”的可怕,只要你是这个血脉网里面的,那就有资格。

而且再拿西汉的“削藩”来比较,这些皇帝们一方面重用舅舅,一方面又把叔叔伯伯,堂哥堂弟的封地、势力一削再削,恨不得他们流落街头,这根本的原因,不就是因为“资格”的问题吗,若是这些姓刘的都没有资格继承大统,又何必削藩,何必怕他们做大呢?

最后,再说一说外戚对于“造反”天然的“不可能性”。

以东汉为例,拿走大汉刘家江山的,乃是曹家人,以曹魏为例,拿走曹家江山的,是司马家人,再后来的唐、宋、元、明,他们的江山覆灭,都跟外戚没有关系,全是被异姓起义者和权臣拿走了江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些异姓者都能拿走他们的江山,为什么外戚不更快点下手?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历史吊诡。

外戚者,有能力的不少,可他们的崛起身份,却给了他们一种“枷锁”和“义务”,假如他们不成为外戚,说不定还可以成为权臣,最终篡位之时,毫无心理、道德负担,顺其自然就篡位了,但一旦成为了外戚,因为是皇帝“外戚”的身份,他们反而有了包袱。

这就是他们的“天然不可能篡位性”

比起权臣得到权力,这些外戚不需要打拼,只需要靠身份就能一步登天,因为他们和皇帝是亲密无间的,但越是这样的关系,他们就越容易为皇帝着想,越不可能生出二心,还有一点更重要的,那就是他们家族的“靠山”,乃是当朝太后。

对于外戚而言,你说他们造反吧,这好像造的也是自己家的反,因为当朝太后就是他们家人,但你说他们不造反吧,只要还没被皇帝过河拆桥,这种身份和权力的忽然拔高,又的确让他们挺享受的,甚至是感恩皇帝的。

正是因为外戚大多数都是“一步登天”,相当于政治暴发户,这让他们没有足够的主观沉淀,看似身居高位,实际上就是皇帝的政治傀儡,这种拔苗助长,让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反应过来去造反。

这也是帝王心术里的一种奥妙。

结语:

在封建时代,宗法制保护了一些人,但也给一些人造成了隐患,其实对于“祖宗”而言,后人不管是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真的不太重要,他们确实需要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标准,但如果是庶出优于嫡出,为了江山传承,他们自己都会选择最优秀那个。

毕竟都是自己的血脉,是谁其实差别不大。

所以没有一位皇帝立下只能他的嫡长子一脉继承皇位的遗诏,更没有说其他儿子的后代一旦拿走了皇位就要被处死、群起而攻之,这种“不限制”,就是自古以来皇帝防叔叔的原因,叔叔本身不危险,就怕叔叔太勤奋,也怕叔叔朋友太多。

而外戚则是不被一切礼法保护的了,甭说篡位了,要是越界了,皇帝不加以庇护,一样得遭殃,因此,自古以来只有外戚“作威作福”、“欺横霸市”,但要说他们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昭之心,那是想都别想了。

所以舅舅们,都是心里苦啊,但是舅舅们说了也没用,而叔叔们永远在蠢蠢欲动,只要侄子犯错,那么江山就得轮到他们家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确实,排除舅家无人可用的案例。大多数情况都是更重用舅舅而非叔叔辈。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舅舅容易在皇帝登位事上立大功:一般来说,不管皇帝登位前是太子还是一般皇子,舅舅都会或多或少的起到拥立的功劳,而他的叔辈,则一般都有觊觎之心,真心拥戴的情况不多,特别是近支叔辈。有拥立从龙之功,自然容易得到重用;

2,私人关系:不同于清朝,大多数朝代的皇子都是亲生母亲抚养,舅舅由于和母亲辈的天然亲密关系,一向是经常往来探望问候相互支持的,关系更好。叔辈则不然,除非必要的宫廷宴会或者私人宴会事情,一般很少碰面。

3,风险:似乎还没有一起舅舅成功篡位的案例,叔辈成功篡位或者造反可是司空见惯,毕竟叔辈也是在正儿八经的继承人之例。

4,皇太后的因素:很多皇帝是冲龄继位,皇太后辅政,自然要重用娘家人,舅舅年富力强,正是强有力的外戚助力。同时,皇帝登基后出于孝道和提升自身地位,第一件事就是尊母为太后,母家舅舅很容易得到尊赏赐爵进去朝廷中枢,叔辈一般爵禄已定,很难调动。

5,最根本的原因:利益捆绑关系上舅舅比叔叔辈更紧密,外戚的利益捆绑核心在皇太后在皇帝本人,叔王的利益捆绑核心在上一任皇帝,亲密关系一目了然,重用更亲密圈层的人(舅舅)很正常。

皇帝舅舅_皇帝的妹夫叫什么的相关文章
sitemap